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风波一浪接一浪,三聚氰胺危机也愈演愈烈,两者看似无关,但有相似之处。
发现三聚氰胺后撤架查封,但三聚氰胺还包括大量奶制品,这些“衍生品”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无处不在,全部经过检验后出售不切实际。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现时只有能力检验部分奶制品,已验出用内地奶品制造的士多啤梨味的“四洲蛋糕”含有超标的三聚氰胺,又证实老品牌“大白兔奶糖”也有问题。最令人担心的是国际品牌雀巢在青岛生产的1公升装纯牛奶(餐饮业用)也验出有过量的三聚氰胺。近日我们花在超市的时间大大增加,因为要逐一细看产品的产地、成分。更难控制的是外出用膳,难道我们到餐厅喝杯奶茶、吃个蛋糕,会跑进厨房查看他们用什么奶和奶制品?
如果理性一点,其实毋须恐慌,以上述蛋糕和奶糖为例,根据食物安全中心测算,10公斤重的3岁幼童,每日进食16个蛋糕或130粒奶糖才会超标;至于雀巢问题奶,中心指出在一般情况下食用,不会对健康构成重大影响。
恐慌都是非理性的,这和雷曼破产引发的恐慌如出一辙,最初投资者以为自己没有买进雷曼在美国上市的股票,没有持有雷曼在港发行的134只权证,便可置身事外。岂料其后发现雷曼发行及担保的结构性产品总值高达156亿港元,因为雷曼破产,这些投资可能血本无归,超过600名苦主受到牵连。
比三聚氰胺事件更糟的是,金融产品、衍生品或结构产品的“成分”比奶制品复杂得多,估计此事会大大打击结构产品及资产管理市场,大家在看不懂的情况下,只能老老实实地把钱存进银行。
面对三聚氰胺风暴,有人选择不喝奶不吃奶制品,也有人只吃外国货。前者的代价是会缺钙,很多人会转用豆制品,但担心不知什么时候会揭发大豆用了什么添加剂,用了什么基因改造;有能力吃外国货的人只是少数,全球有3亿儿童在挨饿,我们喝着用飞机运来的北海道牛奶,一边在怀念蒙牛奶的新鲜香浓,一边在抵抗内心挥之不去的罪恶感。
雷曼和三聚氰胺风暴又衍生了另一个危机——周二有人在网上散播消息称中国酒业爆发类似危机,令一众酒业A股急泻;同日香港有人用短信谣传称东亚银行被雷曼事件拖累,令该行股价受压。两宗传闻的主角都已作出否认,但在风声鹤唳的情况下,容易以讹传讹,即使相关公司本来没有问题,也会因为人们相信传闻而互相践踏,令别有用心者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