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画“完全佚名”的“升级版”,就是“不完全佚名”造假。“完全佚名”与“不完全佚名”有所不同,前者在成品上不做款识不钤盖图章、整件成品没有任何有关作者是谁的信息,后者则只是不做(题)款识,或做了似是而非的不署上伪的作者人名(下款)的款识,而一定会钤盖所仿制名家或真或赝的图章。不仅如此,有的伪作在钤盖图章后还通过让其他书画界名人题写跋文、或现场标注(拍卖时)、或以出版著录等等方式来指(谎)称它(或它们)系某名家的手笔。此类成品与“完全佚名”相比,它在两个方面都“进化”了:一是它虽不署名款但已明示了“作者”姓名;二是因作伪“工序”有所增加,成品给人的印象似乎来得更“完整”些。
关于作此种伪,我把它的操作步骤分解为“二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就是与“完全佚名”作法相同,即造假者只要参照某名家作品的原作或影印件,“相对克隆”或“更名克隆”其款识以外的所有内容;或专选用无款识有印章的某名家真迹或影印件“绝对克隆”其笔墨与造型。第二道工序就是在第一道工序基础上再接着做“明示作者”的伪,这正是该类成品之所以被称为“不完全佚名”的缘由。
图1这件南宋无款名画《白头丛竹图》,我在二十多年以前刚学画时对它就很熟悉。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北方某拍卖行2004年春季拍卖会上目击到它的“相对克隆”成品图2,但作者名字成了明代的“黄戉”,该场拍卖图录还对此画作了如此注释:“本幅为明人黄戉所绘修竹三竿,文禽两只。双勾翠竹用笔清刚劲挺,而着色雅逸,有宋人之风;两只文禽,掩映于竹叶细枝之间,一低眉,一前视,极富变化之态。通幅浅淡的色调,与沉厚的赭石底子,辉映成趣,一派古雅气息”。经由我再三察看图2,其实此成品画面并没有任何款识文字,而只钤盖有三方图章,其中有一方名号章印文为“黄戉”。以我个人的鉴定经验判断,图2就是临摹《白头丛竹图》原作而成,而后作伪者仅以一方名号章来“昭示”其作者。此外,图2的品相比图1还要残破许多,这些显然都不具有确定真伪的说服力。
要辨识“不完全佚名”造假的克隆性伪作,最应该引起注意的事项就是既不能光看印记(章),又不能只听有关画外的“解说”。而要实实在在地在书画作品的内在要素上下工夫,非将笔墨造型的内容视为主要鉴定依据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