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历史上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的成因和危害不尽相同,危机本身也没有一个精确的量化定义。从定性的角度,金融危机往往以若干国家或地区的大部分金融指标急剧恶化、投资者信心崩溃、货币贬值、经济总量出现较大规模损失为标志。而根据金融危机的诱因不同,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股市危机、衍生危机等。
货币危机往往和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和外汇储备联系在一起。比如,当一个实现固定汇率的国家为了解决一些经济和金融问题突然实现浮动汇率时,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远远高于之前的水平,从而诱发整个金融体系的大震荡,比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债务危机主要是指国家受债务困扰,外债清偿指标严重恶化的危机,比如20世纪80年代世界性经济萧条引发的发展中国家债务重荷。股市危机则以股价的膨胀和暴跌为直接表现,美国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都是非常典型的股市危机。随着金融市场对风险厌恶的增加而大幅引入衍生避险工具之后,衍生工具在规避个体投资者风险的同时,也放大了整个市场的信用泡沫,这就产生了金融危机新的形态:衍生危机。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债危机就是一次标准的衍生危机。上述各种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危机的起因和导火索各异,金融系统各个环节遭受的破坏程度不尽相同;联系则在于所有金融危机本质上都是信用泡沫的膨胀和破裂,而不同信用泡沫之间相互依存。
次债危机在本质上还是来自房贷信用泡沫的膨胀,考虑到二战之后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每隔4到10年就要出现一次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机,从这个角度来看,次债危机并不新鲜。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次债危机由于衍生危机会成倍放大基础信用泡沫的本质,它的破坏力和影响程度又是空前的,所以此时此刻各国政府和央行联手抗击次债危机又是及时而必要的。
身处危机看危机,最好保持一颗平常心。直面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罗斯福说过“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短期来看,次债危机的最强破坏力已如大地震一般爆发出来,逐步被市场吸收;余震虽有,但已是强弩之末,破坏力有限,恐慌大可不必。当然另外一个方面,投资者也不可如专门投机事件驱动类型的国际对冲基金那样,动辄大喊“抄底”,有过激的投机举动。无论是全球政府的“救市”行动,还是市场本身对危机的消化吸收,都应该是一个渐进柔和的过程。作为经济和市场的参与者,最应该做的其实就是保持平常心,继续根据自己以往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习惯从事适度的投资活动,比如防御性投资、定期定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