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特别报道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圆桌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做多只是瞬间转变 信心尚待时间考验
    剑走偏锋
    华尔街巨资救市的启示
    双底形态渐成
    短线继续反弹
    融资融券与投资
    劫后余波尚难预料 谨慎防御仍需坚守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融资融券与投资
    2008年10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伟君
      ⊙潘伟君

      

      融资融券制度即将推出,自然吸引了无数的眼球,更有不少投资者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不过在憧憬收益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风险也在被同时放大。

      融资交易在十多年前的市场上流行过,不过制度并不完善,所以后来被停止了。从本质上来说融资交易就是向券商借钱买股票。这样投资者就可以在认为股价要上涨的前提下买进更多的股票,以期获取更多的收益,有点“空手套白狼”的味道。当然我们很不愿意提到风险,然而在收益有可能被放大的情况下风险确实也在被同时等比例放大,只要股价下跌。我们很不愿意承认我们很少能够准确预测股价的短期波动。换句话说,如果自己没有这金刚钻,那么瓷器活就尽量少碰。

      融券交易在我们的市场上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在海外的成熟市场已经比较常见。它的特点就是向股票拥有方(我们现在暂定为券商)借入股票卖出,等股价下跌后再买回来还给出借方,其中当然还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样当我们对于某个股票看空时即使手中没有股票也可以通过借入股票进行卖出,然后等股价下跌再买回来,其中的差价除去成本后就是我们的利润。通过这一交易机制我们突然发现找到要下跌的股票也可以赚钱。不过这样做风险同样不小,如果把借来的股票卖出以后股价不跌反涨,那么就必须在高位买回来,因为借的股票是有期限的。也就是说,除了借贷成本和交易成本外我们可能还要承受股价上涨所带来的亏损。

      股价的短期涨跌是很难预测的,所以投资是一项长期行为,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更为重要。只要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断得到提升,那么即使股价短期下跌也不会改变长期上涨的趋势。我们的获利是建立在对于上市公司及其所处行业的把握上,这远比预测股价的短期走势更有保证。而一旦进行了融资融券交易,那么我们其实是把自己的利益完全放置于一个完全由不可测因素所主宰的短期市场波动中,显然这不是投资。

      当然,对于一些职业的短线投资者来说融资融券确实提供了更多的投机工具,一些机构也会在“锁定风险”或“锁定收益”的想法下采用这类工具。不过对于普通的投资来说,股票投资可能只是一个让自己的闲散资金长期增值的渠道,所以我们经常被告知“不可借钱做股票”。中国经济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今年大盘的大幅度快速下跌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在真正全流通以后市场会趋于稳定,并为我们提供长期投资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