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特别报道
  • 8:时事国内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1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石化商品价格暴挫 上油所“限空令”首日未奏效
    期市高开低走 沪铜终止“五连停”
    期货业掀起发展理论研讨热
    套保需求强烈 塑料期货成交创纪录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救市计划纷至沓来 原油市场谨慎反应
    金融动荡 黄金面临多空抉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救市计划纷至沓来 原油市场谨慎反应
    2008年10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倪成群
      ⊙特约撰稿 倪成群

      

      上周,在商品市场跌声一片、无视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大背景下,纽约12月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连破90美元与80美元两大心理关口,于本月10日创下77.28美元的近一年新低,带动众多大宗商品价格展开一波惊心动魄的大跳水行情。

      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市场信心几近崩溃之时,欧元区15国会同美国再度出重拳拯救金融市场,终于通过了包括注资和债务担保等内容在内的银行救援方案,欧洲各国总计向金融市场注入的资金预计将达到2万亿美元。在美联储承诺无上限提供美元互换的支援下,英国、欧元区以及瑞士央行均宣布,今后将不设上限向各自国内的金融机构提供美元融资,旨在稳定依然吃紧的短期融资市场。

      如此猛药终于强烈刺激了金融市场,各国股指在周一几乎都出现了惊人的涨幅,原油期价趁势回到了80美元上方,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就是,80至90美元的区间能否成为国际油价的安全区域。

      纵观本轮油价回落的行情,对油料消耗的需求战胜商品的避险效应,重新成为主导原油价格走向的真正推手。美国能源信息部(EIA)预计,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原油需求较上年同期下降1.6%(33万桶/天),至2025万桶/天;把对2009年较本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幅预估,从前值继续下调14万桶至86.92百万桶/日。而在供应方面,EIA下调了对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2009年的原油产出增长预期,从此前预期的89万桶/天下调至73万桶/天;同时将OPEC第四季度日产油预期由328.3万桶下调至324.4万桶。

      目前市场上支撑做多信心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主产国减产,二是美元的波动。普氏近期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欧佩克13个成员国9月份的原油日均产量为3247万桶,较8月份下降了34万桶,反映出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安哥拉产量的下降。然而,减产预期恰恰印证了需求的严重疲软。其次来看美元,美元指数目前已经冲到83上方,支撑其近期走强的主要因素是非美元货币的整体贬值。在美国政府连续出招应对次贷危机的时候,其他国家却刚刚开始面对其持续的冲击,这就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说”目前被市场所抛弃。油价的上涨从美元的角度恐怕得不到太多的支持动力。

      在次贷危机阴云仍然笼罩的大背景之下,全球对原油需求的缩水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现在各国政府集中力量拯救金融市场,其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显现仍需时日,本轮的油价反弹能否得到延续显然要打上一个问号。因此,在决定油价进入下跌通道的需求因素没有得到改观的前提下,仅依据市场多头意愿判断目前价格相对安全的做法是有失妥当的。

      (作者为海证期货高级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