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来,证券业历史遗留风险得到全面化解,财务状况日趋健康;一系列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制度得以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业全面树立了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力普遍增强,行业的信誉和形象得到极大改观;全行业摆脱了连年亏损的局面,盈利能力普遍提高,盈利模式有所改善,经受住了市场波动的考验;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对外开放的推进,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比较严峻,次贷危机的加重和扩散,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性金融动荡。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证券经营机构经受住了市场考验,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盈利能力,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这充分说明了行业五年如一日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卓有成效,也充分体现出行业整体性的进步和成就。
即日起,本报推出“证券公司规范发展五年回眸”系列报道,展示行业发展成就,总结行业发展经验,反映行业发展呼声,希望对推动全行业规范发展有所助益。
⊙本报记者 商文
2003年,“证券公司规范发展座谈会”召开,“规范”从此成为贯穿证券业下一步发展的主题词;2008年,证券行业面貌全面改善,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历经五年的规范发展,证券行业实现了完美蜕变。
实际上,在2003年“证券公司规范发展座谈会”召开之际,证券行业因风险集中爆发已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围绕着规范发展,会议提出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和评价体系,积极拓宽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加强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监管,妥善处理证券公司历史遗留风险,对证券公司实施分类监管,形成优胜劣汰的监管机制等八项措施。
作为“规范发展”主线的延伸,2004年初,监管部门启动了全行业综合治理,风险处置、日常监管和推进行业发展三管齐下。2007年8月,历经3年的券商综合治理收官,行业规范发展步入新阶段。
随着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和证券市场环境的逐步好转,证券行业经营态势全面好转,财务状况全面改善。2006年,全行业连续4年亏损的局面得到扭转。2007年,盈利能力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7月底,106家持续经营的证券公司资产总额12355亿元,净资产3433亿元,净资本3056亿元。2008年1至6月,106家证券公司营业收入760亿元,营业支出349亿元,净利润323亿元。
经营状况的好转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使得证券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开始迅速提升。2007年1至12月股票交易印花税总额2062亿元,106家证券公司缴纳所得税595亿元,占2007年度利润总额的31.3%;营业税金及附加132.3亿元,占2007年度扣除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后营业收入的5.01%。2007年度证券行业对税收的贡献占全国税收总额的5.64%。
在财务状况大幅好转的同时,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得到了逐步建立和进一步的完善。包括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新国债回购交易制度,新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制度,证券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规范经营水平,证券公司风险控制、合规经营意识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