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时事海外
  • 4: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商品暴跌 国际大宗商品采购良机乍现
    上海石油交易所
    撤销甲醇“限空令”
    融资融券业务
    需股指期货对冲风险
    油价四月内下跌过半 欧佩克惊慌失措欲减产
    黄金期货在港上市 首日成交合约480张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商品暴跌 国际大宗商品采购良机乍现
    2008年10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叶苗
      郭晨凯 制图
      资深商品分析师马明超表示:中国当务之急是加大国际大宗商品资源的采购量,抓住机遇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约束。

      ⊙本报记者 叶苗

      

      “我们很难再有机会,能够在如此便宜的采购成本上获得这些资源商品。”当国际商品期货价格不断下挫,带动国内期市大幅崩跌,各方“救险不迭”时,一个机遇也正在悄然逼近。

      当前,国际上的粮食、能源、金属价格,已经较今年7月平均下跌了一半左右,而今年7月之前正是中国饱受通胀压力之苦的艰难时刻,国际性资源供给“瓶颈”硬约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如今,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为我国相关产业带来了解决这一资源瓶颈的重大机会。上海青马投资总经理,资深商品分析师马明超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中国当务之急是快速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国际大宗商品资源的采购量,抓住机遇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约束。

      “在短期内无法掌握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情况下,尽快拥有实物量,是掌握经济主动权的现实办法。”马明超呼吁,适时在低价位大胆、大量采购,才能摆脱国际市场制约。

      

      商品下跌并非“不值钱”

      “这个时候加大采购就是‘捡帽子’,”马明超表示,我国相关部门和行业应该意识到,此时加大国际采购等于捡了国际濒临破产或者已经破产的大型投行、银行的帽子。如果没有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如此便宜的采购成本上获得大宗商品的机遇很难寻找。其原因也很直白,大宗商品并非在基本面上就“不值钱了”。

      业内一致的看法是,目前发生的国际大宗商品“拦腰斩”式暴跌,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而不是经济衰退。经济衰退对商品的影响是漫长的过程,商品需求因经济的改变也是缓慢的。由此可见,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只是因为金融危机的“殃及池鱼”。“可以认为,此轮暴跌中有三成的原因是对经济衰退的预期,有七成的原因是因为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

      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那些原先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兴风作浪,疯狂抬高国际商品价格的大型国际银行、投行,在这轮金融危机中因信贷问题纷纷破产,或者自身资金链断裂,他们不得不放弃商品领域的“龙头”地位,抛弃手中的大宗商品“多单”,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的雪崩。

      而从长远看,危机过后的中国经济毕竟是长期向好的。“一旦经济再次好转,通货膨胀将再次成为经济的障碍,资源紧张的问题将再次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马明超说,当前加大国际采购能够有效扩大国内资源供给,可以缓解未来经济快速发展中可能再次面临的资源紧张矛盾。特别是一旦调整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以后,一度缓解的资源问题很可能立刻凸显。

      

      利用远期合约加大收购

      马明超表示,加大国际采购,建议考虑以下三种途径。其一,政府通过央企直接向国际市场大规模采购,充实国家储备。其二,给予信贷支持以及税费支持,鼓励民间机构向国际直接采购。继续大范围降低甚至取消大宗商品进口关税,信贷继续向粮食企业以及粮食进出口企业倾斜。其三,通过一定途径,动用国家庞大的外汇储备进行国际商品的采购或者战略投资。

      从具体采购方式上,一是直接进行现货采购;二是以当前低价签订固定价格远期进口合同;三是采取一定方式,购入国际大宗商品的远期期货。这样就能从近到远,全面利用好目前的低价机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锁定资源价格。

      “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在国际市场高价大量疯狂抢购的做法。”马明超表示,资源控制权包括拥有权以及定价权。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和开放的时间仍然较短,中国短期仍很难掌握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而尽快拥有实物量,特别是适时在低成本上增加实物存量,是掌握经济主动权的现实办法。适时在低价位大胆、大量采购,才能在未来价格过分上涨过程中,发挥国家调控市场的作用,摆脱国际市场的制约,化被动为主动。

      

      豆油储备有望“逢低补足”

      “政府特别需要借这一次暴跌的机会,加大国内豆油的国家储备。”马明超说,2008年7月之前,有两个商品对CPI的波动的影响很大,一是猪肉,二是豆油。这两个商品价格的波动也最容易影响到国计民生。目前国际农产品价格,特别是豆类价格的暴跌,给这一难题带来了解决的机遇。

      马明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代表全球豆油价格水准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现货月合约价格已经下跌到35美分/磅左右,而今年6月份的最高价格是70美分/磅以上。国际海运费当前已经从最高峰回落了73%,这也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

      这就等于我国相关行业只需要用4个月前价格的一半,就能快速补充国内豆油库存。豆油价格当时的上涨完全是国际市场带动的,我国有三分之二的豆油需求依赖于进口。而国内豆油官方和民间储备上都明显不足,只能被动接受因国际价格暴涨而导致的跟随性暴涨。

      据了解,在中国所有的大宗粮油品种中,只有豆类这一种(大豆、豆油、豆粕)高度受控于国际市场,小麦、玉米、稻谷基本自给自足。因此,解决了豆油问题,不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帮助甚大,在很大程度上还能消解输入型通胀,而输入型通胀也是2008年7月以前CPI高企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