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时事海外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期货
  • A3:货币债券
  • A4:钱沿
  • A5: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特别报道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房地产市场
    平民化时代正在到来
    投资银行:明天到底往哪里去
    农村土地改革的
    财政金融视角
    扩大内需,
    政策还有较大潜力和弹性
    金融创新当务之急是研究美国教训
    乌克兰人抢购黄金避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扩大内需,政策还有较大潜力和弹性
    2008年10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唐建伟
      ⊙唐建伟

      

      虽然有出口增长前景不乐观、房地产投资下降将拉低GDP增速、消费持续增长动力不足等不利因素,但笔者并不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会“硬着陆”,理由如下:

      其一,我国经济增长仍是内需主导的,过去几年,内需对GDP的贡献基本都在9%以上,即使外需下降,通过拉动内需能够部分弥补其不利影响;其二,虽然出口增速将持续下滑,但我国出口固有的成本优势仍在,出口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其三,虽然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可能拉低投资增速,但一旦政府实施启动灾后重建,扩大对城市基础设置投资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置建设的支持等措施,投资增长的空间仍然很大;其四,由于消费的刚性,虽然持续增长动力不足,但也不可能出现大幅回落;最后,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增速下行的风险,保增长的政策将持续出台。

      由此,笔者预计,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10%左右的速度增长,明年的增速估计仍能保持在9%左右。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政策基调已经作了多次调整:调控目标从年初的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的“两防”转为7月的“一保一控”,即保增长和控制通胀,而在近期央行一个月之内连续两次“双率齐动”之后,宏观调控政策基调无疑已经开始转向“保增长”这一目标。

      笔者认为,未来政府可以通过放松信贷和扩大财政支出的政策来刺激内需的增长,这方面应该还有较大的潜力和弹性:

      首先,放松货币政策重在放松信贷规模控制。目前经济下行趋势已经进一步得到确认,应考虑再次放松和淡化信贷总量控制。因为相比而言,在经济出现一定幅度下滑的情况下,适度放松信贷闸门是比较有效的政策工具。几种工具交替、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政策效果。我们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即使今年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均有所回落,贷款需要增长15%-16%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因此,目前的信贷总量控制依然是偏紧的,有必要适度放松,使其回到与实体经济的需要相适应的水平。

      其次,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国内有效需求。为有效避免经济增速大幅回落,还应搭配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我国去年财政实现了盈余,政府负债占GDP的比例不到20%,这些都为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空间。政府可以通过增值税转型(降低企业税负)和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个人税负)等措施来刺激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其次,除继续增加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方面的投资外,还应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从农村着手通过有效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来刺激农民消费,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作者系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