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特别报道
  • 9:金融·证券
  • 10:时事国内
  • 11:观点评论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价值报告
  • A3:基金
  • A4:期货·债券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2008 年 10 月 23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1版:观点评论
    微软“黑屏”
    涉嫌滥用知识产权
    美国滥发货币能够被限制吗?
    金融危机与政府救援
    女王开放花园补家计
    解决住房难题关键不在降房价
    国际金融体系重构中的中国分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危机与政府救援
    2008年10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许小年
      许小年
      美国政府最近引入的一系列政策,其实包含了两类完全性质不同的政策,一个是救急措施,另外一个是调节经济。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的政策,基本都属于救急,还没有谈到经济萧条之后如何刺激经济。

      欧美政府的救市目标很少针对股票指数,而是针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看一下美国资本市场的历史,曾经有好几次股价大幅下跌,政府实际上都没救。比如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美联储发了一个将一如既往地维护市场的流动性的声明,什么意思,大家自己理解。另外,美联储在股价大跌时提高了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额度,除此之外没有采取任何其他动作。2000年新经济泡沫破裂,纳斯达克当年4月指数大跌,美联储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甚至在6月还加息一次,8月纳斯达克指数再次下跌,美国经济出现了明显衰退征兆,美联储才于12月开始减息。很明显,美联储那一次减息不是为了救市,而是为了防止美国经济由于科技泡沫的破灭而陷入衰退,针对的是实体经济。

      1929年那一次大危机是美国政府该救而没有救,所以引起了银行的大面积倒闭,信心丧失,信用急剧收缩,最终导致了大萧条那样的灾难。真正动用货币政策来救援机构的是1998年,当时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金融体系振荡,美联储宣布减息,并且安排了对长期资本的民间收购,但是美联储并未出资。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不应该把它解释为股指的暴跌。美国人现在的状况,基本上相当于1997年的东盟各国,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各国,是金融危机。两者的区别是什么?金融体系为本,股票价格为标,美国人现在救的是它金融的根本,救的是它经济的根本。

      欧美的救援和我们这边托市的区别就在这里。我认为我们目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是救市,是托市,它的全部目的在于推高资产价格,这是非常不一样的。美国和欧洲的救援,英文叫Bailout,实际上是急救金融机构的意思,其实翻成救金融机构、救金融市场,可能更准确一些。Bailout的核心、全部目的,是恢复市场信心,是防止系统性的大崩溃。救援的终极目标不是股票指数,而是恢复信心,而是拯救破产的金融机构,重新启动金融市场。救和不救的分界线在于是否存在着系统崩溃的危险。如果存在危险,必救,如果并不存在,这就没什么好救的,让市场去改正,尤其在估值方面让市场自己改正自己。

      这里就涉及在金融危机的面前政府的职责、角色到底是什么。我想引用斯密的说法,他把政府的职责定义为守夜人,是市场经济的守夜人,如果一切正常,守夜人可以去睡觉。如果发生火灾,守夜人必须出动去尽力扑灭。美国现在是大厦失火,后院失火,政府必须承担他的责任,采取果断措施,把这场火灭掉。美欧政府实际上在干预市场的时候都做出了承诺,入股商业银行、入股金融机构都是暂时的,待将来形势恢复之后,都会撤出。

      其实亚当·斯密在讲守夜人的时候也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在信心崩溃、市场已经不能有效运转的紧急状况下,政府要采取行动。这时只有靠政府,比如说现在的美国。中国要不要像美国政府那样采取大规模的救市行动?先问一下,中国金融体系是否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是,答案就有了。

      在这样如一个格林斯潘所讲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大灾难面前,我们能做的,是保持自身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健康,控制好货币发行,深化改革,端正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稳定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国的稳定就是对世界金融体系稳定的最大贡献。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