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缺乏实体经济支撑和合意金融监管的弹丸之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梦想破灭了。
自从2003年以来,大规模的能源投资特别是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铝项目刺激了冰岛国内需求的膨胀,同时恶化了经常项目赤字,目前赤字已占GDP的20%。尽管失业率降到了1%左右,但通货膨胀率的高企让冰岛央行被迫提高基准利率,在今年3月和4月分别提高到了惊人的15%和15.5%,这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无异于玩火自焚。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冰岛政府还高估本币接近20%的水平,在利率达到全球之冠的背景下,这无疑会催生大量利差交易,同时也催生了资产泡沫,2004年以来,冰岛股市已上涨了300%。同时,国内企业和居民也举借更便宜的欧元和美元来购买国内资产,导致了冰岛巨额的外债规模,其中商业银行资金有三分之二来自于国外。目前,冰岛外债是其GDP的9倍,而冰岛中央银行所能动用的流动外国资产仅有50多亿美元,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冰岛陷入东南亚国家那样的国际收支危机。
当出现流动性危机,国外短期信贷渠道关闭时,商业银行向冰岛央行提出短期贷款要求遭到了拒绝,冰岛央行依照惩罚条款对三大银行强制施行国有化,这放大了国外债权人的恐慌。而冰岛政府准备冻结英国储户在冰岛资产的举动也导致了其与英国政府“自相残杀”。
此外,冰岛央行曾宣布采取盯住汇率机制,企图挽救摇摇欲坠的冰岛克朗,但由于盯住汇率远远高于市场水平,在缺乏足够外汇储备的情况下,这一举措无异于以卵击石,一天后即改弦更张,除了损失仅有的外汇储备外于事无补,现在冰岛的外汇交易几近中断,对欧元汇率累计已暴跌80%。
亚洲经济体在这场金融海啸中的相对稳定得益于亚洲金融风暴后银行业资本充足、风险管理改善、监管制度合理和外汇储备充足。尽管韩国对海外短期批发融资的依赖度较高,但由于韩国的海外资产能够覆盖负债,重蹈覆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