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专 版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广告
  • A4:观点·评论
  • A5:股民学校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1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焦点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8 11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观点·评论
    外论一瞥
    用科学发展观理解现代金融学
    部分救市钱落入高管腰包
    非上市股份该去哪里转让
    扩大内需并非权宜之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08年11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论一瞥

      《华尔街日报》(亚洲版)10月31日评论

      日本面临另一个失去的十年?

      日本10月30日宣布数额高达27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意味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改革的死亡,执政的自民党将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革新抛在脑后。现任首相麻生太郎也许从他的前任那里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凯恩斯经济学对刺激经济没有一点效果。

      不过,这没有关系的。现在自民党一心自保,哪里管得到民众的利益。对于麻生明年九月的选情,相信这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然而,麻生却必须从扩大政府支出这个甜头中付出一些代价。他承诺要提高消费税,但这本身将会减缓经济刺激方案的正面效应,因为消费者会因为高税收而倾向于多储蓄。当然,麻生不会遇到什么抵抗的,因为现在反对党民主党已经陷于混乱。

      时世艰难,但他们却不是锐意改革的一群。

      过去一周,人们看到当日经指数向7000点下滑时,银行意识到它们的投资组合已经大幅贬值。也许,情况会变得更糟。麻生政府却要求银行重新来审计自己的账目,以便压低数值。这是返回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明显信号,那时东京允许银行隐瞒自己的亏空。一时间,“劣质银行”重又归来的疑虑,又重上人们的心头。             (张金翠 编译)

      

      《日本经济新闻》10月29日社论

      IMF的地缘政治学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巴基斯坦与乌克兰等地缘政治学中极为重要的国家的经济。以政治的视角观之,这极有可能导致世界或地区发生动荡,IMF有必要及早实施紧急融资。

      同其他新兴国家一样,巴基斯坦和乌克兰是通过积极引进外资保持经济高度增长的。但是与金融危机相伴随的信用衰落使海外资金同时撤出,这两个国家经济基础的软弱性已显露无遗。

      IMF与乌克兰达成协议紧急融资165亿美元。巴基斯坦也进入了融资协议,但是对这两国更多的特殊照顾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果金融危机导致政局不安,地缘政治学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巴基斯坦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处于反恐斗争的最前线。与国际恐怖组织塔利班武装的据点阿富汗接壤,经受着恐怖组织的严重威胁。9月上台的扎尔达里政权基础也不稳定。乌克兰是处于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大国。2004年民主化运动后,建立了亲欧美派尤先科政权,但是国内亲美欧派和亲俄罗斯派的对立在持续。

      一般而言,IMF融资往往带有紧缩财政等严格的条件,但是向具有政治风险的国家实施融资应该采取更加灵活而迅速的对策。早先在北京召开的亚欧首脑会议上,一致通过要加强IMF的作用,希望11月15日在美国召开的紧急首脑会议能够继续对之进行充分的商讨。     (梁宝卫 编译)

      

      《经济学家》10月30日文章

      财政手段:对抗萧条下一前线

      世界经济正在快速地衰落,伴随着全球资产价格下滑的态势,紧缩的信贷和减弱的信心已经使得公司和消费者无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和消费。在美国,消费者信心再创新低。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也跌至五年来的最低点。降息在经济衰退中是惯常的做法,这是因为正统经济理论认为调节短期利率比税收和加大政府开支更易运作,利率也更倾向于被技术专家官员而不是政客控制。

      现在关于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猜想应该说是可以不去担心了。但对于利率下降对经济的正作用抱有太多期望将是一个错误。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到来,利用财政手段刺激经济的做法将增长起来。这是因为金融体系的压力已经使得降息的效果很小,不足以应付强度如此大的萧条。

      财政刺激应该要及时、有目的以及包含考虑到长期财政健康的可信计划。但是,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税率的降低会令消费者直接得益,但人们可能选择把钱存起来,或者用于进口。政府在基础设施上的花费,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坚持、可能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对特殊集团提供帮助,如房屋拥有者或汽车公司,做出对他们有利的政治倾向或为他们提供额外的贷款,这都涉及一个经济逻辑的问题,一般来说,帮助特殊产业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财政刺激机制的规模和措施在各个国家中都是不同的,并不是任何一种方法在随意一个国家都会奏效,这需要每一个国家结合自己的国情谨慎考虑。美国联邦对各州的帮助会比较见效,在欧洲,降低增值税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则需要刺激社会消费。迄今为止,政府已经避开了金融体系的大毁灭,迈向胜利希望的下一步将是他们尽快实施有效的财政激励措施。                                                    (贺艳燕 编译)

      

      《金融时报》10月28日评论

      美国必须带头救援新兴经济

      发达国家的金融权威为了防止其金融体系的崩溃正在做出尽可能大的努力,然而,对于边缘国家的经济现状,他们却并不怎么关心。结果是,这种全球性的经济体系为边缘国家提供的稳定性极其有限。国际金融体系从建立之初就面临着有害的不对称性,在这一体系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资产侵入等方式占有绝对优势。这解释了美国如何在经常账目赤字的情况下还享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对其他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市场条例,而美国却被免除在外。

      1997年在新兴市场出现的经济危机,损害了印度尼西亚、巴西、韩国、俄国等国的经济,而美国并没有受到影响。此后,许多边缘国家遵循宏观经济政策,再一次吸引了大量的货币流入,近年来他们拥有了快速的经济增长。然而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这些国家再次陷入深深的危机中。近日来,对于安全性问题出现了从边缘向中心发起的抗争。边缘国家的呼声已经传达到美欧的股票交易市场,新一轮恐慌的前兆已经出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讨论一项新的贷款协议,这将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面,也避免了一些过去繁琐的程序。冰岛、乌克兰已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订了协议,匈牙利紧接着也会接受贷款。这一措施是正确的,但它还是太少、太晚。要重新激活市场就需要一个更大、更灵活自由的方案。同时开放短期、长期信用借贷也是一项紧急的需要。只有通过刺激本国国内需求才能驱散笼罩于全球的萧条阴影。

      不幸的是,中心国家的权威决定总是落后于事件,这就是为什么金融危机正在失去控制。布什总统将于11月15日召开G20峰会,但如果美国不准备对新兴市场做出支持的话,这次的会议其实也将无特别意义。美国必须帮助边缘国家抵抗这场起源于美国的危机。假使布什政府对此观点不支持,希望下届美国领导人能清醒认识到这点,但那时这种破坏程度将更为严重。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