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央票退出历史舞台,市场将会怎样?这并不是一个荒诞的假设,随着1年期央票从上周开始由每周发行改为隔周发行,其未来可能全身隐退的猜测便在市场中时有传出。
一旦未来发行减少、同时存量央票大量到期,大量的资金将被释放到市场。而作为债市份量最大的品种,也许难有品种有实力顶上央票隐退所带来的空缺,以银行、货币基金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如何应对投资压力,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央票退出成趋势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央行会通过减少央票发行来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保证,不排除未来央票推出历史舞台的可能。
这种猜想在吴晓灵的公开讲话中被得到支持。她上周末表示,在外汇流动形势不确定时,要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应该先通过减少央票发行来实现,然后再考虑下降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更能稳定市场预期。
今日是1年期央票的发行日,但其规模仅有100亿元。国海证券分析师杨永光认为,未来1年期央票发行的频率、规模都将继续下降,如果还有微量发行,那更多的也是为了作为市场利率的指标。
但是“从经济全局的角度考虑,减少央票乃至最终停发,都是合理甚至必然的趋势”,一位国有大行的分析师表示,他的判断也得到了市场多数机构的认同。
机构投资压力显现
如果央票抽身,对于债券市场的影响也许是难以估量的。自2003年问世以来,央票的累计发行总量已经接近17万亿元,占到同期债市发行总量的55%以上。而从存量来看,目前市场14万多亿元的债券托管量中,仅央票就占到约三分之一,绝对数量高达4.8万亿元。
“已经无法想象没有央票的日子。”在机构的资产池中,央票身形巨大,成为投资组合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据国泰君安证券高级固定收益分析师林朝晖的测算,目前央票是银行的第一重仓债,占其全部债券投资接近43%;对于货币基金来说,这一比例更高,达到60%以上。
这样一来,央票的发行就对机构的投资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一旦央票撤身,低风险债券变得稀缺,资金投资何处,“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中信证券资本市场部执行总经理高占军说。
当然,也有人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林朝晖认为,跨境资金流入放缓,银行流动性也在相应降低,因此机构投资债券的资金规模也会逐步缩减,这和央行减少央票发行的节奏是大致同步的,因此并不用过分担心银行的投资压力。
难觅解渴水源
但如果上述担忧变为显示,供需失衡的问题如何解决,并没有人能给出信服的答案。按照现有的债市品种结构,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包括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融券和中期票据)的年度发行量不足总量的50%,即使以翻番、甚至多倍的速度增长,也仍然无法填补央票退幕所留下的空白。
一位国有大行的负责人建议,是否可以大力发展市政债券来作为部分替代。杨永光表示支持这一提议,但是高占军认为,“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会和财政体制改革连在一起,涉及分税制改革,相应的法律制度是否完善还是问题。
如果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未来债券市场也许会因为央票的逐渐退出而继续强势。杨永光说,在这一预期作用下,资金会哄抢金融债、国债等低风险品种,而后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也会受到青睐,整个市场的利率中枢会被继续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