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盈利锐减60%
⊙本报记者 宦璐
汽车上市公司近日披露完毕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汽车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锐减62.46%。分析师认为,汽车企业盈利下降主要是受市场和成本的影响。
“有两大原因造成这一局面。”中信证券研究所汽车行业分析师李春波对上海证券报表示,一是汽车行业销售不振;二是原材料成本高企的压力。虽然到10月份钢铁、石油等原材料的价格都在下降,但是汽车的生产周期导致成本压力要到12月才能真正降低。
事实上,今年前9个月,大部分汽车企业基本上还是实现了利润的同比增长,但增长幅度与过去几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轿车的第三季度表现可以说是集体“失色”。“上海汽车自有品牌和合资品牌的下降幅度超出预期。未来几个季度将是上海汽车比较困难的时期。”东方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秦绪文表示。
国泰君安汽车行业研究员张欣也指出,一汽夏利2008年前三季度企业主营收入同比下降超过5%,其中第三季度下降更是高达20%以上。其主要的原因也是企业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前三季度出现了高达7.15亿元的巨额亏损。
卡车行业的表现稍微亮眼一些。“在轿车、客车和卡车这三类汽车公司中,卡车行业的表现稍好,特别是重卡企业,因为他们定价的能力较强。”董建华认为,客车市场需求比较稳定,但客车企业的市场空间不会太大。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销表现均不如上半年,其中商用车增幅回落较上半年更为明显。截至9月底,乘用车产销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9.20个百分点和12.48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13.56个百分点和12.66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在2008年最关键的第四季度,汽车行业的走势仍不容乐观。李春波认为,不仅是今年的四季度,直到明年的上半年,仍看不出汽车市场有需求大量回升的迹象。董建华则表示,仍有两大不确定因素会影响汽车公司的表现:首先,第四季度国家是否会推出燃油税,一旦推出,可能会增加汽车的使用成本;其次,金融危机对国内消费信心造成影响,汽车市场的销售不会马上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