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到了业内某资深投资公司高管,并对当前私募艺术基金阳光化问题进行了探寻。他指出,由于相关条例迟迟都不见出台,这使得阳光私募基金这一私募基金“迂回生存”追求阳光化的形式在运作初期出现非常大的艰难局面。
艺术基金信托产品启动恰逢其时
不过,这位高管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再过半年至一年,就将是进军中国艺术市场的最好时机了。”这话决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源于公司整个专业团队对艺术这个特殊产品的多年研究经验下的理性判断。该高管表示,他们正准备蓄势待发,等待艺术金融化所带来的一场令人兴奋的商业大战,储备多年的能量亟待发挥。
近年来,这家投资公司一直在与银行和信托公司进行着实实在在的阳光私募艺术基金运作的沟通和谈判。这是一场持久战,但他们有着充分的信心。他告诉记者,阳光化道路总体分为3个阶段,首先就是草拟可行性方案的策划,方案必须严格按照信托体系下的法律法规进行拟订;接下来,信托公司对该方案进行严格审查,考察该方案是否能符合信托风险控制条款,这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最后才是送银监会审批。目前,该公司已经基本完成第2阶段,准备进入第3阶段。只是,由于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海啸而暂时搁置。但他们表示,该项目绝对不会停止,而且会尽快操作完毕,因为他们已经对各个环节的进行有了非常充分的思考和准备。
操作关键是流通问题
评判一项投资是否有价值关键在于看其流通环节的操作。这位高管慎重指出,这其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解决好艺术品进入流通阶段后的折现问题,例如,如果有25个受托人购买这类信托产品并持有艺术品,待信托产品到期需要被折换成货币之时,在保持公平、公正、规范操作的前提下,以何种方式、何种价格变现并还利于受托人?这就将是艺术基金信托管理中的关键,其核心就在于如何解决折现的策略和方案。
尤其是艺术品本身就存在的流通性不强的问题,从信托产品的清算到折现再到收益,艺术品具有特殊的局限性,能有方法解决吗?该高管表示:“当然,但一定是需要其它金融方式来辅助。一旦艺术品在流通阶段没有处理好,就会直接导致这个艺术基金信托产品的‘死亡’”。目前阳光艺术基金信托产品在国内还没有一家在做,而他们可以说是较早涉足并进入审批阶段的一家。
艺术理财一定要以艺术价值为根本
他还指出,艺术金融化是挖掘、提升并实现艺术品价值的过程。金融介入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助推了艺术市场的发展,只是,如何操作很关键。他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对艺术核心价值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风险可控。只要购买的艺术品真正具有核心价值,也就必然具备了投资的价值,那么这种投资对艺术及其市场来说,其产生的效应就会是正面而又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