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优势地位,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扩展。在近日上海社科院举办的“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与对策”研讨会上,上海社科院世经所施琍娅发表了上述观点。她同时提醒,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要练好内功,提高国内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和吸引力,防止人民币出现和美元一样的定价权外移。
“美元在其宗主国经济和金融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依然强势,反而是外围国家货币遭受抛压。”施琍娅说,美元避险功能得到体现,其作为国际货币的优势也展现无疑,尤其是在全球联合开展的危机干预过程中,美元通过主要经济体央行体系在全球的大规模官方投放更是提升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教授也表示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危机的确遏制了美国大的投资银行在全球扩张的势头,但是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削弱。
事实上,金融风暴肆虐之际,美元的地位一直是市场讨论焦点。特别是在上周G20会议召开前后,对于美元的质疑和呼吁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声音也达到顶峰。
“欧元区国家希望重组国际货币体系以提高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我们也应该积极开展人民币国际化的筹划,但要防止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定价权外移。”施琍娅说,以美国为例,美元的定价权就不在美国,而在伦敦。
她进一步解释,美国政府虽然可以调控联邦基金利率,但是作为一种隔夜期限的利率无法用于贷款产品的定价依据,美国境内绝大多数的贷款产品定价于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特别是作为金融市场主要产品的房屋抵押贷款,其定价也是基于Libor的。“但是16家Libor报价行中只有3家是美国本土机构,”她说,美联储向本土机构注入的美元不足以覆盖到其他13家机构,尤其在危机期间,美国本土银行的流动性事实上都被窖藏了起来。也正是因为这种背景,本轮危机干预就需要全球央行来参与共同投放美元流动性,美国政府单干难以见效。
上述美元定价权在外的情况在正常市场条件下无妨大碍,但是在危机期间对美联储的干预政策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例如,尽管联邦基金利率不断下调,但是Libor不受美联储政策利率的影响,反而不断拉高,这样造成美国大量可调利率按揭贷款(ARM)产品在重置期面临更高的利率,从而导致更多的抵押品赎回权丧失或违约率提高,加重了危机。
反思美元的上述情况,施琍娅表达了对于人民币定价权外移的担心。她说,在推人民币国际结算、推动本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如果出现类似美元的定价权在外问题是危险的,因为这会对我国宏观调控的传导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这种风险就更高。
至于如何防止定价权外移,“的确难度很大,”施琍娅说,由于外部市场的配置效率高于国内,这会将资金和机构吸引到那边去,即使监管也是挡不住的。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把我们自己的内功练好,提高国内市场化程度,留住定价权。具体来说,建好国内的收益率曲线就是眼下应该做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