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专栏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8 11 2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2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2版:上市公司
    马钢高速列车车轮产能跃居全球之首
    国家新政扶持 纺织业公司有望提升盈利
    金健米业
    拟转让房地产等多项资产
    S*ST兰光
    音响子公司停业整顿
    改股权为现金 上市公司激励高管缘何“变招”
    云天化系走出“跌停” 资产价值受到追捧——资产大整合构架综合化工“航母”
    金飞达
    收购大股东资产进军风电
    中核钛白资产重组引发市场猜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家新政扶持 纺织业公司有望提升盈利
    2008年11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徐锐
      ⊙本报记者 徐锐

      

      出口增速回落、资金链紧张、盈利能力下滑,处于低谷的纺织行业再获国家新政扶持。

      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确定了6项促进轻纺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以“继续适当上调纺织品、服装和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及“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尤为引人注目。受此消息刺激,纺织类上市公司昨日受到市场追捧。

      “国家本次确定的扶持政策的出台对纺织企业无疑是‘雪中送炭’。”安信证券纺织行业分析师赵梅玲表示,通过实施上述政策,纺织企业的盈利能力、资金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整个行业发展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在需求不振、出口萎缩、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压力的背景下,我国纺织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据了解,今年1至10月,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82.7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2.8%,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20个百分点。

      东方证券施红梅分析师指出,本次6项政策措施中出口退税率的上调预期对纺织企业的直接影响最大。据其预测,出口退税率每上调1个百分点将为2009年行业利润总额增加72亿元左右,约占2009年行业利润总额的7%左右,利润率也将提高0.23个百分点左右,从而对行业盈利改善和出口环境改善起到累积作用。在个体方面,出口比重大的企业受益最明显,美欣达、金飞达、维科精华、鲁泰A等对出口退税率上调的敏感度较高。

      多位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根据目前纺织行业的现状,国家未来极有可能将出口退税率从此前的14%调高至历史最高的17%,以达到刺激出口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单纯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相比,本次集中出台的多项政策惠及面更为广泛。

      “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将极大缓解纺织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和财务压力。” 赵梅玲表示,按照此前的规定,加工贸易企业在进行"来料加工"时需向海关缴纳一定额度的保证金,质押时间在半年以上,而随着上述政策的出台,相关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将得到舒缓。据其介绍,江苏三友、大杨创世、孚日股份等公司有望受惠于该项政策。此前据业内统计,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占用纺织行业流动资金每年高达80亿元。

      不过,面对国家一连串的政策支持,分析师对纺织行业的前景仍颇为谨慎。赵梅玲对记者表示,上述6项政策在短期内的确可缓解纺织企业盈利、资金等方面的压力,但不会改变整个行业结构性调整的方向,纺织行业未来仍将呈现"优胜劣汰"的趋势,产业升级快、品牌优势强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