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股经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海外
  • A4:股民学校
  • A5:法律服务
  • A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大全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对话
  • B16:基金·焦点
  •  
      2008 11 2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绝望中寻找希望——工业生产增长率和资本市场的关联
    货币基金理财好帮手
    爱你,用我特有的方式
    相见不如怀念
    盈利和盈利预期主导市场(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盈利和盈利预期主导市场(一)
    2008年11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信诚基金 岳爱民
      ⊙信诚基金 岳爱民

      

      2006-2008年的A股市场可以粗略地分成牛熊两段,2006年初到2007年10月份为大牛市,2007年10月到现在是熊市。再进一步,牛市可以再分为2006年初-9月的牛市初期,以及2006年9月-2007年10月的牛市主体,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到市场的基本运行脉络。

      2006年初,A股市场走过了五年的熊市,尽管当时有券商经济师预测2006年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上可能下滑8-15%,A股还是在股改的对价中走出了低谷。因为扣除平均32%左右的股改对价,市场对流通股股东而言,也就只有市盈率10倍和市净率1.3倍左右,非常便宜!在估值便宜和股改的驱动下,市场迎来了牛市初期的股改行情,它本质上是估值便宜和对价的价值行情。股改行情在2006年7月份出现了衰竭和波动,因为就算扣除股改对价,市场涨到当时的1600-1700点时市盈率就是16-17倍了,由市场便宜和对价推动的价值行情基本走完。如果上市公司业绩像2006年一季度那样下滑,再往上就会出现估值压力,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太贵了”。

      好在2006年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扭转了一季度的下滑,反而出现了正增长。这就消除了投资者因2004、2005年宏观调控以及2006年一季报不好而存在的对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担心。中报在8月份披露,所以市场在2006年8月份以后逐渐走出了股改行情结束后的相对低谷。紧接着10月份报出的三季报更好,基本确立了上市公司业绩恢复高速增长的趋势。后来连续几个季度的强劲业绩,推动市场如火如荼地发展向上,这本质上是业绩增长推动的成长性行情。而这波业绩增长推动的成长性行情,比股改对价行情要更加强劲持久。

      影响市场运行的各种基本因素和政策因素通过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变化直接而直观地影响着股市的运行轨迹,使笔者对业绩主导市场深信不疑。下期分析为什么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在2007年一季度见顶,而牛市一直持续到2007年10月份,也就是业绩预期的道理。2007年底2008年初牛熊转换的原委,到时也就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