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股经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海外
  • A4:股民学校
  • A5:法律服务
  • A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大全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对话
  • B16:基金·焦点
  •  
      2008 11 2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绝望中寻找希望——工业生产增长率和资本市场的关联
    货币基金理财好帮手
    爱你,用我特有的方式
    相见不如怀念
    盈利和盈利预期主导市场(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相见不如怀念
    2008年11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兴业基金
      ⊙兴业基金

      

      我们曾经在那些轻松的岁月里假想过无数次,如果下一轮熊市来了,我们会怎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熊市真来的时候,我们想到了开头,却没有想到结尾,市场迅速的转变,用最残酷的方式给所有的市场参与者上了一节投资教育课,单纯的惋惜于事无补,无论对于投资者还是对于机构,真切的反思必不可少。

      有首歌叫“相见不如怀念”,同样的经历与海外股市大泡沫的时候如出一辙,同样的错误我们不应该,相信也没有人愿意再犯第二次,不如让我们利用这样一个时机,彻底反省过去两年里的错误:关于风险,我们在100%甚至更多的收益率面前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重视,我们是否知道,理财不仅仅只有开源,节流也叫理财,而且比开源来得更为实际和简单,如何保护好自己的既得收益和本金才是最最根本的;很多投资者相信,大多数人在一起做的事情总是安全的,可是在资本市场并非如此,在这个市场里,赚钱的始终是少数人,在很多人辞职贷款砸锅卖铁试图参与这个市场的时候,风险才是最大的,也许这是我们应该冷静的时候,也许公众的情绪真的可以作为我国这个初级市场的一个反向指标;我们是否应该警醒,这个市场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盈利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挑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人和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投资风格,风险承受能力,资金使用期限,这些因素我们是否都应该考虑清楚。

      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我们能够把握的唯有我们自己:与其费尽心思揣摩市场的“底”在何处,不如用淡然的心态去关注基金管理人弱市下的业绩;与其面对巨幅亏损忐忑不安,不如提前把未来收益预期降低,反而会有意外之喜;与其慨叹市场变幻莫测险象环生,不如把资金分批次分时间分类型的参与,鸡蛋本不应该放在一个篮子里。

      无论牛市里的盈利是多少,真正影响我们长期收益的往往是熊市里的损失。投资者面对熊市的无奈和那种当熊市来临时“相见不如怀念”的无助,今天的遗憾已经发生,我们无法弥补,但至少在下个周期来临之前,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好准备改进自己的投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