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豆走势稳中趋弱
⊙特约撰稿 吴国峰
国家出台托市收豆政策,一度对国内大豆形成强有力支撑,国内大豆价格迅速上涨,产区交易有所活跃。但随着国储收购逐步展开,国际低成本大豆频频冲击国内大豆,使托市收豆的效果大打折扣。目前托市收豆的利好消息经过近一个月,几乎消耗殆尽。产区大豆市场再次陷入托市前的低迷清淡行情中,价格也开始步步逼近成本线附近。在无新的利好政策出台之前,国内大豆后期稳中趋弱态势明显。
一、油粕弱势明显
今年国内养殖业行情低迷,抑制着对豆粕的需求量。豆粕的销售量下降幅度很大,与往年不可同日而语。产区油粕还受到关内低成本豆粕的冲击,传言还有进口的低成本的油粕要运到东北,产区油厂出货异常缓慢。无论是豆油还是豆粕,价格都是北高南低。为了尽量降低成本,产区油厂把收购的大豆价格一降再降,有压价收购的倾向;农户惜售严重,油厂日收量小。油厂因出货艰难,收购积极性很不高,后期还有把大豆价格降低的风险。如果这样的话,国内大豆受到拖累是不可避免的。
二、短期内外价格倒挂不会改变
近日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回落,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幅度加大。截至11月19日,美国大豆进口成本3161元/吨,同日国内大豆现货哈尔滨报价为3500元/吨,价差已达338元/吨。尽管较近期有所降低,但依旧差距不小。目前美豆有见底的迹象,但上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原油价格下降导致海运费下降近90%,金融危机导致基金减持农产品多单。北半球大豆丰收以及阿根廷种植面积增加使得供应明显增加,而需求增加还存在不确定性,即使增加幅度也不会很大。而目前产区大豆的价格基本接近成本,下跌的空间不大。因此,国内外价格倒挂的现象还将延续。国内大豆受到进口大豆的冲击现象也将持续,除非有新的惠农的政策出台。
三、低成本大豆对国内形成冲击
11月中下旬,有大约150万吨的低成本进口大豆集中到港,成本大约为3200元/吨。尽管量不是很大,但因其成本低位和到港比较集中,对国内大豆形成冲击。港口地区的部分油厂都等着使用这批低成本的大豆生产,产区油厂因此而不看好下游产品的后市,谨慎收购大豆,停收大豆的油厂增多。
四、外围继续偏空
因20国金融峰会并没有达成新的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质性对策,美国股市再次下跌。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主体,其经济衰退已成事实,致使原油的需求量不可避免减少,原油有继续走低的可能。而奥巴马一向主张低价原油,也有可能打压原油价格。而原油价格下跌将对大豆价格进行打压。
五、食品豆低迷行情还会继续
食品豆因其下游豆制品企业不景气,导致对大豆需求大大降低。食品豆销售情况与往年无法比拟,价格不断的回落,出货缓慢且量小。而豆制品的销售情况不好,是由于豆制品价格太高,豆制品面对的消费群体是大多是低收入者,其对价格的敏感度很强,一旦价格上涨,其销售量马上降下来。今年就是因为豆制品价格很高,很多豆制品加工企业减产甚至停产,食品豆的需求量很快降了下来。因南方食品豆需求不旺,产区贸易商停收增多,而因豆制品价高而导致的低迷行情不可能会很快恢复,产区贸易商的观望情绪短期内也不会改变。
六、后市分析
国内大豆行情低迷,产区大豆收购一度陷入停滞状态,贸易商普遍停收,而因亏损而停收的油厂增多。在有国储收购的地区基本除国储收购外都停收。在托市收豆政策消耗殆尽之际,产区普遍希望政府出台更有力的惠农政策使产区大豆走出低迷行情。产区大豆收购呈现出收购主体偏少且收购量少的特点,其实也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总之,短期内国内大豆将延续稳中偏弱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