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11 28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外国银行增持中国的银行股份是什么信号
    强烈刺激措施将使
    中国经济走出三种步态
    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防范中加速战略转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国银行增持中国的银行股份是什么信号
    2008年11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正彦
      近日美国银行增持建设银行H股(持股约为19.13%),美国银行增持中国第二大银行股份对中国金融界确实不能算是小事,其背后仍然透露出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方面。首先,美国银行增持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反映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大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一贯政策——进入、再进入,全面进入。其次,美国银行增持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反映了中国仍然是美国金融世界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潘正彦

      

      近日,美国银行将根据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6月17日签订的《股份及期权认购协议》行使认购期权,从汇金公司手中购买19,580,153,370股建设银行H股,每股行权价格为2008年9月30日经审计每股净资产的1.2倍,并计划于2008年11月30日之前完成相关股份的交割。根据建设银行现有总股份规模,美国银行在本次行权后将持有的建设银行H股股份数为44,713,127,716股,占该行已发行股份总数的比例约为19.13%。

      按资产规模计,中国建设银行是仅次于中国工商银行的中国第二大银行,一家外国银行持有其近20%的股份却没有引起包括中国金融界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关注,十分令人惊讶。也许,是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大家只关心当前的“大事”吧。但是,美国银行增持中国第二大银行股份对中国金融界确实不能算是小事,其背后仍然透露出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方面。

      首先,美国银行增持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反映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大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一贯政策——进入、再进入,全面进入。

      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外资银行就从简单的机构布局向股权介入演变。外资银行利用股权介入的意图十分明显。在市场准入的客观限制下,外资是如何根据规则允许有效地逐步、加速度进入中资银行的。

      不仅在数量上如此,更重要的是“质量上”。外资从一般性的地方银行到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再到国有大银行。外资的“大举入股”,从短期看,外资可以间接的大幅度扩大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入股国有大银行后,更是如此。由于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不到5%,国有银行在中国金融业的地位举足轻重,外资在短期内要控制中国银行市场十分不易。而通过控股(不必绝对控股)的手段就事半功倍。

      在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前夕的2006年,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速度明显加快,以图全面介入中国银行业市场,而全面介入战略是外资控制市场的最终手段。

      外资进入并且控制一国的产业和市场并不是只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而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一是直接进入和控制东道国市场。外资可以利用其在资本、规模、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进入、扩大并最终对东道国市场垄断甚至控制。

      二是通过对企业的股权控制进入并且最终占领市场。外资受到条件限制(例如我国加入WTO的协议)或从安全因素考虑,可以采取合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但在一段时期后,就会加强其在合资公司的控股权、甚至采取独资的方式,最终从对企业的控制走向对市场的垄断或控制。

      三是通过技术和品牌对市场的控制。外资企业往往利用其在技术和品牌上的优势,使得合资企业不得不依附于外资,甚至最终使整个市场依附于外资,从而达到对市场的控制。

      显然,从长远的发展战略看,外资进入任何一个产业和市场都不会简单地采用一种进入和控制市场的方式,而是根据市场的实际,采取更有效的战略战术。尤其是外资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时,其更会合适的方式进入东道国。

      从国际上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的发展战略态势看,外资银行在新兴市场国家更多的是采用购买当地银行股份而非成本更高的新设投资的战略方式进入。同样,新兴市场国内银行的重组和私有化也给外资银行提供了以并购方式进入本地市场的机会。这一战略也正在成为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在全面开放后的战略。

      其次,美国银行增持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反映了中国仍然是美国金融世界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美国银行增持建设银行股份是十分明确的发展战略。美国银行表示,它未经中国建设银行同意,新购买的股份不能在2011年8月29日之前出售,而且它仍将充当建设银行长期而重要的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发言人斯韦斯利宣称,我们相信自己拥有足够的资金,保持在中国建设银行中的投资将给美国银行及其股东带来长期的战略性利益。事实上,美国银行及其股东的战略利益已经在以往有充分表现。

      例如,目前美国银行拥有的建行191.33亿股的股权成本不超过240亿港元,以每股3港元和4港元的市场价值计算,市值已经分别达到574亿元和765亿元,美国银行的账面盈利已经达到334亿元和525亿元,增值高达139%和218%。而增持将进一步扩大这种战略性利益。

      另一方面,美国银行增持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反映了世界金融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信心。众所周知,目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不仅已经造成了全球的流动性紧张,而且更重要的是许多国际性银行本身的金融资产存在问题。

      美国银行本身就是首批获得美国财政部股权投资的美国大银行。在这种背景下,投资外国银行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美国银行却做出了增持中国建设银行股份的决定。这其实不仅反映了美国银行对建设银行本身的信心,也体现了外资银行、世界金融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信心。

      虽然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放缓至9.0%,是5年多来的最低增速,而且也绝对不能排除经济放缓可能给中国的银行造成不利影响。但是,目前还不会有人怀疑未来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银行业也同样有足够的增长空间。

      因此,世界经济仍然可以分享中国经济的增长成果,外资银行也仍然可以分享中国经济和中国银行业的增长成果。事实上,最近入股中资银行的外资银行已经在这3、4年内分享了中国银行业的利润。近几年这些外资银行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因此,作为中国银行业和金融界,似乎应该更关注这些对中国未来金融业和金融市场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并且我们也应该有更多的研究。确实,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加快,影响各国金融市场稳定。但同时国际资本也会创造机会。如果中国或者什么地方有更好的机会,必然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