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 韶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研究员
围绕国际货币霸权的争夺,全球气候控制已成为又一个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最重要议题。未来国际社会能够就全球气候控制达成什么样的协议,现在实难预料,但可以肯定,谁节能减排做得更好,谁就能在这场国际大博弈中更为主动,在未来的国际竞争新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在我国,节能减排除了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之外,鉴于未来20年内石油供应将有一半以上都来自国际市场,节能减排与开发可再生能源更被视为增强国家能源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
三十,是中国文化里一个特别的符号。古人云:“三十而立”,人到三十,肌体整壮,心智健全,应当成家,可以立业,可以大展宏图,迈入人生全盛期了。若不立,则有危殆了。
中国的改革作为一个能量运动系统,也应有其生命周期,似乎也有“三十而立”的类人寿节律:按照改革设计师们集中民智设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经济运行的机制和机理已经相当地市场化了,尽管某些别有所图的政体还不承认我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活动的主体已高度自主并且多样化、多元化了,尽管还有人诟病某些方面的国家垄断;政府已摒弃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转向“经济调控,市场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了,尽管政府的转型尚未完成;作为社会稳定器的社会保障体系正由城市向全社会延伸覆盖,尽管其进展尚不尽如人意;作为社会运行规则的法制的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述五大体系,或五大支柱,相互依存,形成完整架构,共同支撑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遵循“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运行机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社会经济的大发展,积累起了我国庞大的物质财富和强大的综合国力。虽然不能说今天国力的“而立”全是三十年之功。但系统的经济改革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良性互动,确在1978年以来的三十年间形成了,也促成了1949年以来国家发展第二个三十年生命周期的成功与辉煌。
由此想到中国另一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谓人、事随时势而变迁,乃不足为怪之常态也。值此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不仅是过来者还是新来者,不管是“河东”人还是“河西”人,都应当留一份心思,顾后瞻前,总结得失,去开拓成功的未来三十年。
可是事不凑巧,时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当大兴纪念风之时,全国上下却为了拉动内需抗击金融危机而紧急总动员。这当然不影响既定改革进程:君不见政府大部制改革、农村综合性改革、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等地综合配套改革正在加力推进中。而且,改革优化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为了生产力发展和科学发展中国的社会经济,因而受外来影响而紧急应对,是稳定我国发展、改革、稳定之大局所必需之正确决策。不过,术有专精而业有分工,当此特殊时刻,以笔者之见,细细思索河东河西改革变迁之理,方为本当之理。何况有些事理,确到了要想想清楚的时候了。
一是改革的目标。大的方向清楚:经济制度,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全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经济基础的架构实际上尚存讨论的必要:国有经济究竟发挥什么功能?如何发挥功能?如何构建国企的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机制?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如何调谐?劳资关系与意识形态如何协调?经济与社会、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适如何统筹解决?凡此种种,说明三十年实践思考设定的目标需要修正完善,而这正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理清、解决的制度、体制、机制、思路、战略等等问题。只有一一厘清,才能使目标更加清晰可行。
二是改革思路。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议论早已平息。不可否认,三十年改革之所以风生水起掀大潮,是与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全国共同富裕的非均衡发展思路所引发。效率优先然后才有公平分配的思想,对计划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全国均衡发展思路,是革命性的成功大调整。但是过犹不急,持续高速和粗放的发展导致的种种不谐、紧张、失衡,迫使我们关注协调、公平、和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改革观、改革的相应思路和战略。笔者4年前受命研究上海十一五改革思路时,就想以科学发展观来统筹改革的新思路。可惜识浅才疏,课题是完成了,但究竟如何处理效率、公平关系,究竟如何通过更多地突出公平来推动深化改革,来促进和谐社会需要的发展,来实现未来更好更快的发展,事实上心中并不清楚。
三是改革动力。一个承包制改革不仅使农村大变,可以管农村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无限长期的发展道路,而且“农村包围城市”的改革策略,促使城市改革走上了由承包而股份制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之路——底层的制度创新自下而上地推动了整体改革。制度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被改革动员起来,支持了三十年改革的成功推进。但是,如今分配差距扩大、各方面矛盾积累,似乎每个利益群体都有苦衷,有怨言,一度似乎是改革引起问题而不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深化改革来解决,原来的改革者、改革支持者有些变成了旁观者、批评者甚至反对者。要推进新的改革,包括现在的综合配套改革和农村重大改革,究竟谁是主体?有什么人、多少人来参加、支持?这是个改革动力的组织动员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上述以外,还有大问题如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劳动与资本的关系等,还有如改革的方法是下而上还是上而下或两者结合的问题,改革的未来规划,改革与世界新变化的关系等等,都需要详加研究、深入讨论。说实话,笔者本文提到的,仅仅是有所感触者,既非全面,亦不系统,而这正好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表明改革处于而立之年再进一步时难免的困惑。困惑激发思考,思考交流可能引发“头脑风暴”:此乃笔者所深切期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