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一家大型对冲基金的交易大厅,彭博电视像往常一样播放财经节目,但大厅里的交易已经寥寥无几了。一年前,对冲基金是金融资本世界里无所不能的明星,它们几乎主导了所有的股票交易。但是目前,这个行业陷入低迷了。
谁都在劫难逃。不管在亚洲、伦敦还是美国,对冲基金缩减运营有的甚至完全停止运营。很少有策略能在目前低迷的大环境下奏效。芝加哥一家以其高超的交易技巧著称的基金管理人Ken Griffin宣称:九月份是他经历过有史以来的最糟糕的一个月。甚至擅长做空的David Einhorn,他曾成功的预言雷曼兄弟的破产,在这几个月,也逃不过惨重的损失。
历史上,对冲基金也曾经历过困难的时期。最近一次的基金赎回潮是在1994年。那一年有1%的客户的资金从对冲基金中撤出,不过接着的第二年对冲基金行业又回复增长。但是仅仅今年的上个月份就有2%的资产撤离。从四十年前的那场糟糕的熊市经验来看,对冲基金行业的现状令人担忧。根据一位财经作家Sebastian Mallaby的研究,在1968年底到1970年九月,美国净资产最大的28支对冲基金缩水了2/3。虽然像乔治.·索罗斯和迈克·斯蒂芬哈特这样的投资天才,从残局中挖掘到机会,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而艰难的岁月。
这就是目前情形的写照。除非基金的业绩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升,不然的话客户还是会持续流失。而且就算收益上升了,由于大多数的基金的资产结构问题,基金产生的现金收益还是要滞后一段时间才显现出来。而只有当收取业绩提成之后,巨大的亏损才有可以得到弥补。这对小型的基金是致命的打击,因为小型基金有着更高的固定成本,这使一些客户已经开始担忧小型基金风险控制问题。管理5亿美元以下的对冲基金,占到现在一共7000支对冲基金的3/4,而他们仅仅管理着不到10%的行业资产。对于刚成立的还没有多少显赫业绩的基金而言,情形会更加严峻。
从2006年以来,这些弱小基金的溃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为客户们都倾向于把钱交给几位少数的大经理来管理。而小型基金要不断和运营成本抗争,维持员工成本和对未来风险管理的成本。对于这些小型基金来说,在目前严峻的形式下,如何继续生存下去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继续生存下来的基金要面对的形势,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和法律。然而一个更加不确定的因素是,客户对对冲基金行业的业绩认可的问题。一位资产管理经理Gavyn Davies认为,就目前而言,对冲基金的业绩表现优于股票,基金和商品的一揽子货币,后者跌去了22%。但是相对损失较少的业绩,对对冲基金行业来说,从来不是值得追求的目标。
存活下来的对冲基金,希望在长期取得成功,或者维持他们的业务收入,而对冲基金行业不得不完善他们的不合理结构,以免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这些不合理的结构让他们容易受到金融风险的侵蚀。对冲基金要使他们的资金来源多元化,并且不吸纳来自投资银行的短期贷款。最重要的是,他们要设法打消客户的这种想法——既能从对冲基金中获取高额的回报又能随时撤走资金。对冲基金没有表现出许多人担心的系统性风险,他们并没有经历巨大的信用危机。毕竟,对金融市场来说,除非市场一直欣欣向荣以外,承诺能持续带来绝对的资产增值回报便是一个最大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