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召集深圳6家企业代表介绍市场情况。赛格集团王殿甫介绍企业以3亿元净资产控制103亿元资产规模时,被朱镕基问及企业负债率,彼时,正深刻思考亚洲金融危机原因的中国总理提醒,“资金链一旦紧张,企业就完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从1992年海南房地产泡沫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从2003年开始的投资过热到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机,房地产企业的神话破灭总是肇始于巨额负债的压力。
“魔鬼总是存在于细节”,在市场一片高歌之际,被财富冲昏头脑的企业家眼看着高举的债台仍愿意冒死一搏。
相关资料显示,2001年时,上市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60%,非上市房企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0%。这一投资过热现象直接引来长达数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周期。
而就在几天前,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等联合发布《2008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截至2008年上半年,全国房企500强中有23.4%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上市房企的负债率更是直线攀升。截至6月30日时,富力地产资本负债率为139%,绿城中国负债率116.7%,首开、金地、滨江等同样处于70%至8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即便一向标榜资金稳健的万科前三季度资本负债率也接近70%。
正因为过于严峻的资金压力,许多房企已被迫放缓楼盘开发速度,甚至停工。“北京奥运会后,一些因奥运会而被迫暂时停工的项目并没有如期恢复开工,而是就势停工了。相关产业如家电、建材、家具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在下半年业务量甚至下降到零。”一位北京建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高额负债背后,除了此前银行体系为房地产业输送大量贷款外,房企与投资机构的紧密联合也占据了重要份额。尤其是恒大、龙湖、昌盛等众多待上市企业,以可转债等方式与投行展开融资合作的房地产企业,其未来资产负债情况将更加严峻。
“2008就要过去了,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却很少有人反思2008年背后到底是因为什么。”潘石屹感慨。
中国房企这一轮以地价股价对赌为核心的融资热潮也已经退却,留下太多值得思考的内容。如果形势一片大好,这些房企可能会如愿完成一轮资本腾挪,但历史的教训是,无论眼前景色多么美好,也一定要为风雨的不期而至做好准备。不要举债过多是最简单和直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