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苗
挪用8000万元、涉及三四百名客户、久拖未决……四年前,“嘉陵期货挪用客户保证金”的大案曾经震动期货界,在进行了前期清理后,如今这桩陈年旧案再度浮出水面。曾经在保证金制度尚未完善的年代“以身试法”的嘉陵期货,也将迎来最终谢幕。
昨日,四川嘉陵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清理组发布公告称,将依法清理企业财产,并从即日起接受未参与嘉陵期货前期清退的投资者保证金权益登记,这标志着嘉陵期货行政清理工作正式展开。业内人士表示,此番清理的剩余款项占“嘉陵案”所涉8000万元保证金的绝大部分,涉及主要的大客户与机构。而在清理完毕后,嘉陵期货是就此宣布破产,还是作为净壳转让,最终结局也将在不久后水落石出。
8000万巨款可能全部清理
“嘉陵案”发生在四年前。
2004年8月上旬,当时总部位于成都、代理额在四川省位列第二的嘉陵期货曝出董事长刘崇喜失踪、挪用客户保证金8000多万元的消息后,引发了嘉陵期货客户的恐慌。2004年8月中下旬,证监会的调查组进驻嘉陵期货,与公安联合封闭办案,随后董事长刘崇喜被公安机关逮捕。当年年底,嘉陵期货停业整顿组决定采取分类、分期清退客户保证金的清退方案。该方案确定清退原则,先小后大,先个人后机构,先清退客户权益甄别确认无异议的。
“当时确实是挪用了8000万,涉及了三四百个客户,包括二三十家企业,”一名知情人士回忆说,涉及客户以四川本地的为主,大的客户有几百万的保证金。拖欠款项绝大部分都集中在20%的大客户那里,资金比较集中,而其余款项则牵扯面很广,但比例不大,“所以决定用公司剩余的保证金,先清理十万元以下的个人客户,这样一来社会影响就降下来了。”
据了解,嘉陵期货用当时所剩的1000万元保证金,清退了大约几百名小客户,主要是经确认保证金数额在10万元以内,符合保证金清退原则的个人客户,自主交易的个人客户全额清退。也就是说,8000万元中只清理了1000万,“大头”还是拖了下来。
“所以这次清理,数目应该是很大的,但涉及客户不会超过100个,”该人士表示,今年应该是清理工作的第二阶段,会把剩余客户的资金全部清理完毕。“今年上半年,据说嘉陵期货的结算人员已经接到通知,去配合相关工作。”
该人士表示,“嘉陵案”之所以涉及到那么多人,一是因为当时嘉陵期货在四川省内有不少网点,覆盖了大多数二线城市,客户众多;二是经营时间较长,有不少账户里只有几千元的休眠客户。
嘉陵期货命运难测
昨日,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网站上刊登了《关于委托四川谦益律师事务所成立四川嘉陵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清理组的决定》。该文表示,根据中国证监会决定(证监函[2008]375号),由四川谦益律师事务所成立四川嘉陵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清理组,负责四川嘉陵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风险处置的行政清理工作。在行政清理期间,行政清理组行使嘉陵期货管理权,依法清理企业财产,公告并进行保证金权益登记和甄别确认,办理与清理相关的其他事宜。
公告要求,未参与嘉陵期货前期清退的投资者保证金权益,可在2008年12月10日至2009年3月9日参与登记,时限为90日。其中,2008年12月10日至12月26日为集中登记时间。保证金权益登记工作结束后,经甄别确认,对符合条件的,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偿。
这也说明,到明年3月保证金清退工作结束后,嘉陵期货的命运可能会有一个说法。从各方面消息推断,最终清盘破产的可能性很大。
“行政清理正在进行,但细节不便公开,”四川谦益律师事务所负责此事的律师张琦对记者表示,此次清理将涉及多少保证金,补偿资金来源、以及清理后的公司处置等细节暂不能透露。“会按照行政清理的相关规定去做。”
“嘉陵期货虽然没宣告破产,但是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一名四川期货业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一批高管继续留下处理善后工作,其他人员早已在2004年末就作“鸟兽散”,其中很多人也早已转行,离开了期货界。“如果没有那么大的债务关系,当年这个壳应该是能卖掉的,”该人士说,“但现在谁也不会为了这个壳去负担那么大的债务,如果完成了全部清退之后,这个壳相对来说还有点价值。”
自营毁掉“黄埔军校”
嘉陵期货再度出现在人们视野里,依旧勾起了不少四川期货人的感慨。
“太可惜了,当年的嘉陵是四川期货业的‘黄埔军校’,很多人都是从那里出来的,”一位老期货说,四川嘉陵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期货业较早成立的大型经纪公司之一,有较早从事国内商品及当时的金融期货交易代理的历史。因发生了“嘉陵案”,导致很多人没法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伤害是最大的。”
据了解,事发前的嘉陵期货在保证金规模上排名四川第一,2003年时在全国排名30名至50名之间。而在1995年,利润就达到了1000万,这放在如今的期货界也颇为可观,一度曾排名全国前十。
“原本嘉陵期货的操作非常规范,在很多公司还借用二级跑道的时候,它对客户权益的结算做得很好,开就是开,平就是平,”一名熟知嘉陵的人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嘉陵期货经历了客户穿仓等事件,导致了较大亏损,为了弥补损失,由此开始了不规范运作。
一些业内人士回忆说,嘉陵的溃败来自于2003年的沪铜和2004年的沪铝,挪用了大量客户保证金做自营的嘉陵期货先在沪铜上做多,在2万元附近连续遭遇下跌,后在沪铝上做多,也是从18000元“摔下来”,陆陆续续亏了不少。“在沪铜下跌前,据说嘉陵在自营上的缺口已经缩小到100多万,只要抹平就可以全身而退了。”
“当时期货管理有漏洞,对于保证金只对总账,不对明细,在操作上就有机可乘。”专家表示,如果放在有保证金监控中心制度的今天,客户每天的明细都清清楚楚,“嘉陵案”就不会发生,“期货市场从原先的混乱到今天的规范,必然有一个过程,嘉陵没有等到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