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去美国唱戏,意味着要面对太平洋的间隔、迥异的文化环境,以及巨大的投资风险等重重困难,梅兰芳和他的团队为此准备了整整八年。从筹款,到置办瓷器、笔墨、刺绣等公关礼品,再到编辑京剧书籍和图录,最后甚至连工尺谱都翻成了五线谱,这一切都为演出成功奠下基石。
所以启示之一,就是要在投资海外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对目标市场和自身情况有一定了解,尤其是当地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中长期的发展趋势,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投资者自己的理财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等。
和我们现在一样,梅兰芳启程之前,美国也陷入经济危机,但他仍决定如期赴美。原因之一是他对演出计划很有信心,之二则是假如此时放弃就意味着前功尽弃,之前的所有功夫和投资都将打了水漂。结果是,虽然经济不景气,但梅兰芳的演出仍受到热烈追捧,原本定价6美元的戏票甚至被炒到16美元。
不可否认,当前的环球股市的确充满挑战,但如果在此时斩仓离场,就是选择了最差时机把浮亏变成实际损失。虽然我们不知道市场何时会真正见底,但从迄今为止的跌幅来看应该已距离谷底不远,而且很多股票已跌至历史低位,估值相当吸引。所以启示之二就是,假如我们对市场中长期的前景有信心,就应该坚持投资,不轻言放弃。
再回顾梅兰芳的美国之行,其实他在当地的首场演出并不叫好,问题出在剧目选择上。梅兰芳唱的是《晴雯撕扇》,但美国人既没有端阳节传统,也不知道《红楼梦》的故事,所以完全看不明白。好在后来有熟悉西方戏剧和观众心理的朋友帮忙,更换成适合美国人口味的戏码,才令其后的演出大受欢迎。
京剧大师如梅兰芳,要征服海外观众尚需要仰赖熟悉当地情况的专家,何况我们既无经验又欠缺专业背景的投资者。所以启示之三就是,我们投资海外,最好考虑借助专业机构的服务,尤其是那些拥有优良往绩和雄厚实力,并且在全球各主要市场都驻有当地投研专才的大型投资机构,才能较快较准地选对股票和把握投资机会,不然难免也会像梅兰芳的首场戏般“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