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韧
“集结”二字简单理解就是“集合”之义,因此常被人喻作股市集聚做多能量。但殊不知“集结号”在军事上的含义是撤退号。去年贺岁影片《集结号》就是围绕着谷子地是否听到团长的撤退号而展开。
如果说电影中的“集结号”是团长故意不吹的,那么A股市场去岁却有“集结号”的旋律。当时宏观调控政策主题是“两防”,并将遏制资产价格泡沫作为“两防”的重点。而所谓的“资产”指的就是股市和楼市。更值得注意的是,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在上证综指5000点上方即开始战略性减仓,而部分高位配置资产的新基金无疑就成了股市版的“谷子地”。
可今年局势却发生战略性的逆转。先是“两防”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变为“保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同样是在11月份,今年全国社保基金则开始战略性建仓,并且多了汇金公司和央企这两路盟友。而且保监会也发话,保险公司投资股市比例远未达到上限。可见现在A股理应坚决看多而非看空,否则将重蹈去岁“谷子地”高位断后的覆辙,只不过这次将是贻误良机。
为何去岁股市泡沫高,人们胆子更大,而今朝股市物有所值,反而令人胆怯?国际金融海啸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冲击不得不提,但若了解了1974年巴菲特撰文提出“要致富、买股票”的案例背景,投资者应该能够滤清一些投资思路。
7月份时告诉您油价虚高仅是数学现象,并非人为不可控,您可能会将信将疑,但现在油价仅仅5个月时间就见底了,您该明白何种危机是可控的,何种危机才是难控的?若是货币发行之数学原理诱发的各类经济危机是人为可控的,但若是战争、生态恶化导致的物资短缺诱发的经济危机则是难控的。那么同样的道理,这次金融海啸仍然属于数学范畴,因此最终仍是人为可控的,既不是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更不会是导致恐龙毁灭的小行星撞地球。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导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后果之一,就是当时国际多重争霸格局之下的二次世界大战。因此费雪虽是价值投资的鼻祖却难以获得成功。而当巴菲特重返股市的1973年,同样是经济危机,但世界已步入冷战格局,因此股市崩盘、中东战争、石油危机、美苏争霸、经济滞胀、美元贬值都没有导致类似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悲剧。而巴菲特恰是在1974年提出“要致富、买股票”的号召。当时巴菲特也是股票套牢者,但是随后的30年执著和坚韧使他获得了成功。巴菲特比其师傅格雷厄姆、费雪幸运之处即在于:他遇上的1973年经济危机仍然是数学型的,并没有遇上类似二战这样的灾难。
回到今天美国金融海啸诱发的种种担忧,人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仍然是属于货币发行、人口老龄化等诸多诱因造成的数学问题。而对于中国这样人均拥有资源相对匮乏的经济体而言,本次危机并非没有战略良机可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恰恰就提供了解决能源瓶颈的良机。
2007年A股的蓝海泡沫类似1973年美股的“漂亮50”,而2008年岁末的A股更类似1974年巴菲特号召“要致富、买股票”的美股阶段。若未来再回顾,现在A股仅是历史长河中的小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