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这位房产中介惊喜的,是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的促进楼市健康发展的三项措施。
如此密集出台稳定楼市的政策,且与一年前的政策相比,有重大调整,意在何处?
首要一点,楼市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好才能大家好。
12月10日,摩根士丹利研究部发布了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研究报告,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恶化继之以好转”,但房地产投资是判断2009年增长预期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因为经济迅速放缓的关键原因是房地产投资的减速而非出口疲软。这个报告认为,如果2009年房地产投资出现30%的收缩,其产生的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连现有财政刺激计划也无法弥补。
必须承认,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与50多个产业密切相关的房地产投资三分天下有其一。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7月,电力热能、交通运输和水利环境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之和不到25%,制造业投资超过30%,房地产投资占33%强。这决定了仅靠基础设施投资还不足以撑起经济增长,单纯政府投资也难以弥补房地产、制造业投资的下降。房地产投资需求萎缩已经产生连锁反应,逐步影响相关行业,如钢铁、建材、家具等。
至于地方财政对房地产的依赖更不待言。如今,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冷却,成交凝冻、土地流标,地方财政空前吃紧。
在此情况下,重新提振房地产业成为促投资、保经济的必要选择。房地产被推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保障性安居工程被列为“国十条”之首,如此政策组合明确传递出“保发展必先救房地产”“促投资离不开稳楼市”的取向。
“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已是一个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一时还找不到一个产业来替代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房地产专家、广东省房地产协会会长蔡穗声说。
以房地产消费拉动内需的根本,就是拉投资、保增长、促就业、稳大局。从这个角度,才能正确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满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要“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2008年的金融海啸之下的启动内需与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侵袭下,拉动内需有何异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健说:“10年前,撬动内需的支点之一是房地产,10年后还是;不过,前次倚重的是商品房市场,这次的落脚点则是保障房,是民生。”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