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达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始终把扩大国内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培育消费热点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国际经验还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消费的作用增大,经济增长的动力将加快由供给转向需求,由生产转向消费。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主要是靠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目前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并波及我国的情况下,外部需求急剧萎缩,出口锐减,投资信心不足,投资和进出口的拉动力度正在减缓,而消费的拉动力多年来一直相对较弱。因此,要稳定经济,确保一定的增长,必须对“三驾马车”重新调整,增强驱动力的协调性。
继国家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十项政策之后,最近再度明确以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提振经济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部署意味着在世界经济危机面前,中国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大需求表现迥异,保持协调的难度加大
在世界经济发展减速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宏观经济运行拐点初现,防止经济过快下滑成为目前决策层的主要思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刺激内需力保经济增长。
从投资看, 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6.8%。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长31.8%。房地产开发投资11月份同比增速继续创2004 年6 月份以来的新高。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同比分别增长37.6%、29.7%和24.4%。
从出口看,全国出口快速增长势头放缓,一至十一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0.9%;其中出口增长19.3%,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6.8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当月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2%,;当月进口额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7.9%。这是自2001年6月以来中国出口首次较上年同期下降。
从消费看,1-11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9%。其中11月同比增长20.8%,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2个百分点,比上月减缓1.2个百分点。从分类商品类别来看,11月我国汽车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总额分别增长7.7%和4.6%,而通讯器材类和建筑装潢材料类零售总额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建筑装潢材料类降幅达到32.6%。值得玩味的是,11月金银珠宝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同比增幅为31.1%。
消费拉动对经济增长应有的贡献程度不言而喻,但目前消费对经济拉动的能力还没完全发挥。2000年以来,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期,但居民消费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增速均低于同期GDP增长。可见,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千方百计让消费这驾“马车”跑起来,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三大需求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此高彼低的数量关系。不切实际的抬高消费率,压低投资,短期内可较大限度满足人们需要,但社会再生产能力不足,难于满足高消费率的需要,经济增长就缺乏持续性,甚至倒退,高消费率也难以维系;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投资率,而消费率偏低,与投资率没有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生产出来的东西消费不完,必然带来新的生产能力闲置,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只有投资、消费、净流出三大需求结构协调,才能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与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下行风险加大,同时通胀阴影仍挥之不去,金融危机的主要影响集中在虚拟经济、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上,并已影响到实体经济。总体看来,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将对我国产生重大冲击,要保持“三驾马车”的协调一致,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一是全球经济放缓将影响我国出口增长。
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2007年我国出口依存度高达35.5%;在我国前七大出口市场中有五个为发达国家,五国合计占我国出口的35.8%。发达国家经济放缓将使我国出口需求萎缩,从而制约着我国出口增长。
二是国际金融动荡造成我国FDI流入大幅波动,影响投资者信心。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紧张,短期资金压力加大,已在我国投资的外国企业从我国撤资的压力增大,尽管流入我国的FDI以绿地投资为主,短期难以撤出,但其它资本仍可能大量回流。不过,在中长期内,随着美元贬值和美元流动性再度泛滥,游资也有可能再度来袭。
三是行业景气度下降对投资造成不利影响。
1、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8083亿元,仅增长10.7%,同比回落27.2个百分点。景气指数显示,未来房地产市场可能由前一阶段“量跌价滞”进一步发展为“量价齐跌”。
2、全球汽车业调整将影响中国汽车业发展,行业前景不甚乐观。国际汽车市场需求缩减,生产萧条将逐步向中国传导。中国汽车业在成本上升、出口降低、需求减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价格及利润方面压力较大,行业未来发展预期不佳。
3、房地产与汽车业作为中国当前的支柱产业,是本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具有产业链条长、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等特点。这两大产业的调整,将对上下游钢铁、建材、水泥、家电等一系列关联行业增长形成制约,并通过产业传导机制,对电力、煤炭、运输等基础性行业造成影响,从而加深对国民经济调整的负面作用。
应将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作为下一步调控的着力点
从当前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和运行态势看,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有利因素逐渐聚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在物价逐步趋稳回落的态势下,将调控的重点转移到“保增长、促转型”上来。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增收入,保需求。从消费需求看,从根本上来说要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让老百姓有钱,让农民和城里人的钱袋子鼓起来。要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中,要根据GDP增长的预期,合理确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并将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合理安排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消费能力。要继续保持促进消费的政策导向,合理布局,加大商业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从投资需求看,要进一步加快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进度和新开工项目的落实,从而加快工业投资项目的建设速度,努力推进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展。
从出口需求看,要增强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克服世界金融危机、贸易摩擦加剧及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对出口市场的影响,鼓励企业创新,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出口盈利水平。增加外需在GDP中的比重,促进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要积极主动地推进贸易多元化战略和贸易方式转变,努力开辟新的国际市场,应对国际需求放缓的挑战;继续调整出口结构,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水平。
2、优民生,保协调。投资、出口和消费的三者关系要协调,不能因为国际外需市场疲软,而放弃对出口的支持,也不能因此放弃市场,即使利润低一点也没关系,关键是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
从宏观层面上讲,此次经济刺激计划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和码头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的建设,这也将为国内由于大批企业倒闭而失业的工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也使得在出口放缓之后,利用拉动投资和内需来补偿外需的下降,重新平衡了“三驾马车”的比重,使得中国经济能持续保持稳定的增长,也有利于国计民生,对于改善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而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大,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要继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我国居民储蓄增长迅速,呼吁消费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社保体系不健全、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使得消费需求的增长具有局限性。当前政府应把握时机,将此轮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结合起来,注重关系民生的投资,增加对公共产品的投资。
在政策组合方面,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宜。当前“保”的难度正在超越“控”,要特别注意“保”,但“控”也不能放松。“保”的方面,“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净出口动力持续减弱,因此要扩大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的力度,进一步改善民生,稳定收入预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在“控”的方面,尽管近期输入型通胀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但要警惕中长期游资再度泛滥及可能造成通胀压力抬头。
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是要鼓励消费,扩大消费。既要抓投资,也要重视消费。据测算,投资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GDP增长大概0.21个百分点,投资可以拉动经济,但是必须是有效的投资,同时也要拉动消费。
3、要保质量,树信心。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由高速增长可能转向一定程度的调整。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当出口受阻时,增加投资和拉动内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投资最终也要服务并受制于消费。要坚持有效的投资,不要简单的求规模。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应优化投资结构,防止重复建设。国家应加大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和检查力度,指导投资的合理方向。在投资方向上,首先要发展农村,增加对“三农”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的硬环境,如修建道路、沟渠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投资重心应放在关心民生的投资上面,对廉租房建设的支持、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都体现出了这一方面的需求,这也是以投资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在保持高投资效率的同时,既要保证经济增长,又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此轮加大投资力度的过程中,不能重复过去低效率的模式,对行业进入标准要严加控制,不能让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卷土重来,导致新的产能过剩。与此同时,还应该把此次的金融危机,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使消费者形成持久性的良好预期。改善对经济景气的预期,增强城乡居民对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从而稳定财产增长预期。要稳定居民的财产增长预期。当前,应建议采取非常规的调控措施(如保值储蓄),解决日益突出的居民储蓄存款负利率问题,改变居民的通胀预期,稳定居民的储蓄消费行为。当务之急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出台实质性利好,真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重树消费信心与投资信心。一是改革优化税收制度,适当减税,切实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二是暂停终结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改变股市“圈钱”的行为。三是可以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税收制度作灵活、富有弹性的调整;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范围,调整边际税率;适时调整消费税的覆盖范围和税率,以差别税率强化消费税的调节功能;还可以考虑采取有利于扩大内需的减税措施。
(作者系高级统计师、本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