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增长”。为了达到这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选择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如何组合或搭配之前,首先应分析我们应当如何才能做到“保增长”或言刺激总需求。从短期来看,由于受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经济疲软的不利影响,抑制了我国的外部需求(或言进出口需求)。另外,鉴于国内消费需求是缓慢增长的,在短期内不可能出现突然性增长。因此,短期刺激总需求的重任理所当然地就落在了刺激投资需求上。
刺激投资需求,成为维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来看,我国已采取的相关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符合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经典组合,肯定是有助于刺激我国的投资需求增长的。
在这一政策组合中,货币政策对刺激经济的效应或作用十分有限。相反,积极(或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作用相当显著,特别是扩大政府支出水平将有助于提高未来我国的总需求水平。
因为,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流动性在突然之间萎缩了,导致主要国家的央行纷纷大幅降低利率来释放流动性。但是,利率大幅下降和货币数量的持续增加,似乎也难以改变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是债券等偏好。由此,显示出货币政策已无法产生对经济刺激的有效效应。当然,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
相比之下,我国决定投资四万亿人民币来刺激经济,就是想通过扩大直接投资(即提高政府支出水平),如今年第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以及政府支出的扩张效应(乘数效应),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以达到刺激我国的投资需求目标,最终达到刺激经济目标。
确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透过刺激投资需求将进一步刺激经济(总需求),但这种政策也会产生一个问题:政府支出的增加(主要指政府购买)会同时提高GDP或收入和利率,利率上升会减少投资需求,从而又会抵消掉部分政府支出对GDP的刺激作用,使投资减少的这种负效果被经济学家称之为“挤出效应”。
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政策使得这种挤出现象不发生呢?也就是说,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当政府支出增加)时,只要利率不上升,那就不会产生挤出现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只要让央行为了阻止利率上升而增加货币供应,此时就不会产生由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带来的挤出效应(特别是投资支出)。我们注意到,在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组合中,财政政策是主导性的,而货币政策则是适应性的,即主要是配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确实,当我们采取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适应性)的货币政策组合时,这种政策组合必然会使得利率水平没必要上升,因而对投资也不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相反,透过总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发现,总需求必然会增长,也必然会对经济产生有效的刺激效应。
另外,因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政府支出的增加)最容易减少私人部门的支出(特别是投资),为了避免可能产生此类的挤出效应,我国还采取了其他一些配套性的政策措施,如扩大对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信贷规模等,以此来落实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与任务。
从目前我国已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来看,尽管实施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加上这种政策组合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于观察,这就需要我们耐心观察宏观经济走势,采取“相机抉择”的政策原则,根据实际经济波动情况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适时调整。如果我们能这样做,是完全可以达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抵御全球经济衰退浪潮冲击等宏观调控目标的,即是完全可以实现“保增长”目标的。
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期,是因为英美等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处于下行阶段(紧缩或萧条)时,普遍都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适应性的货币政策组合,并被实践证实是相当成功的。
当然,这样做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但至少能帮助我们走出目前经济快速下行(并有滑入通缩风险)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