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年终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专版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海外
  • B8:基金·对话
  • B9:基金·对话
  • B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8 12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外论一瞥
    扩大内需应立足中等收入群体
    别侥幸,尽早准备应对下一次石油危机
    民间股神
    牌子砸了
    如何从“大海啸”中寻求“大智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08年12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论一瞥

      《金融时报》12月18日文章

      重振世界经济五点建议

      经历了资产价值崩溃的时刻,人们对经济前景仍然心有余悸。尽管通向光明的路有很多不定因素,但出于理性,以下五点都是应该考虑的。

      首先,政府虽然已经果断地保护了正规银行系统的完整,但现在就欢呼胜利还为时过早。为了加强银行的力量、保证其借贷的功能,欧洲的银行将再需要1000亿至1500亿美元的资金,而美国的银行,包括地区性银行,应该尽快被分配数额达35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资金。

      第二,政府必须为维持信用流和重建债务提供便利。资产购置和政府担保必须保证现金流向好的公司和购房贷款者。对于一些陷入过多债务的公司,以券抵债的交易方式是必需的。

      第三,财政政策的各个方面要切合经济衰退的深度、信用的丧失以及就业和收入的压力。欧盟财政刺激计划的规模据称要相当于欧盟生产总值的1%,但这一规模在衰退进一步加剧的2009年还需要扩大。奥巴马鼓励科技、绿色环保、非传统能源产业的发展,并承诺2010年底创造或维持250万份就业机会,这一承诺也许不能按期兑换,但计划理应执行。

      第四,定量放松货币政策能否为经济衰退打入一剂强心针,美联储宣称利率将降到0.0-0.25%,欧洲利率跌跌撞撞至0–1%,其他银行将发现他们不得不采取这种非正统的货币政策。 定量放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维持了低利率水平,但也有可能定格长期利率。

      第五,信任被粉碎后,经济机构需要有效的领导回归公众授权的信任中。信心不能插入经济模型中,但它却事关重大,足以左右经济形势的发展。(贺艳燕 编译)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2月17日文章

      行贿之疾推动欧美提高反腐标准

      美国创下了有史以来对贿赂案的最大罚金量——对工程制造业巨头西门子公司征收8亿美元罚金。然而,在这起让人失望的事件背后,至少还有那么一线希望透射进来。

      2006年,当西门子公司获悉其正在被调查时,它开始采取合作的态度。公司频繁、广泛地向美国政府报告其动态,并强化其反腐败措施。当然,西门子公司的确有这样做的动力。美国司法部称,由于西门子给予调查者以“非同寻常”的帮助,因此,司法部最后征收的罚金大大少于原定的20.7亿美元。而且,这种合作促进了全球的反腐败努力。

      每年,全世界的腐败金额大约高达1万亿美元,其中就包括贿赂。由于贿赂阻碍了竞争,也就阻碍了发展。因为,大笔的钱流到了腐败分子的私人腰包里,而这些钱本来应当被用到公路、学校和卫生保健上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制定反腐败计划。联合国在2003年制定了《反腐败公约》,这是联合国控制腐败的唯一全球举措。

      行贿之疾推动了西方许多公司提高其反腐败标准。公司高管认识到哪怕是行贿传言也会损害公司的形象,有时候这种损害比法律的惩处影响更甚。近年来,欧洲在禁止给予外国官员秘密的资金支付以换取合同方面日趋严厉。这对于推动公司建立更高的伦理标准——更加努力工作,在质量和价格上竞争——具有乘数效应。

      然而,设在柏林的“透明国际”说,在发达国家,反贿赂法律的实施仍需改进。这一组织的另一份调查报告发现,欧洲三分之一上市公司认为当局并不愿意对贿赂案件提起公诉。(张金翠 编译)

      

      《纽约时报》2008年12月19日专栏

      为什么如此之多的人信赖麦道夫

      在人们的心目中,麦道夫一直是卓越的投资家、慈善家和金融界的支柱。因此,“麦道夫是个大骗子” 这件事一经媒体曝光,便震惊了整个世界。50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之庞大规模让人匪夷所思。

      金融服务业一直声称,在过去的一代人中,他们构成了国家收入中持续增长的份额,使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不可思议地富裕起来。然而,这一行业相当多的部分似乎是破坏价值而非创造价值。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玩钱的那些人对我们整个社会产生了腐蚀作用。

      在最原始的层次上,华尔街模式腐蚀了并继续腐蚀着美国的政治。从布什政府的官员到民主党人,无一例外都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金钱说话,政客跑腿”。同时,多年来,迅速致富的磁石般吸引力把我们当中许多最优秀的年轻人引入了投资银行业,而这是以牺牲科学、公共服务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为代价的。最糟糕的是,膨胀的金融业所赚取的巨大财富逐渐地使我们的现实感弱化,让我们的判断力退化。

      其实,几乎所有重要的人物,都没有注意到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的预警信号。例如,为什么阿兰·格林斯潘几年前还曾公开宣称:“金融体系整体上已经越来越有活力了”呢?我认为,问题的答案在于,精英们天生倾向于崇拜那些赚大钱的人,而且猜想他们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人会信赖麦道夫先生的原因了。

      (张金翠 编译)

      

      《经济学家》12月18日专栏

      闭目塞听的投资

      麦道夫诈骗案不是有钱人被骗取大量资金的第一宗大案,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宗,但确实至今还没有如此众多的金融机构欣然赴会,被骗术洗劫。可悲的是,原本在金融海啸中避难成功的少数全球银行,这次也被列在了麦道夫诈骗案受害者的名单上,如英国汇丰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还有瑞士和新加坡的一些私人银行。除了银行,一些公司,如英国的“男人集团”(Man Group) 、美国的Tremont资金管理公司损失更为惨重。这些公司本身也是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其投资额占到整个行业的一半。

      其实早在2001年,麦道夫所为就引起了对冲基金行业杂志MAR/Hedge的怀疑,该杂志采访了十几个对于价差执行转换套利交易策略较为熟悉的交易员、量化分析师以及基金经理。他们表示,“令人吃惊的不是麦道夫如此高的年回报,这可能和公司的市场操作和交易员的能力有关。真正让人吃惊的是,麦道夫可以保持几乎没有波动的平稳回报。”

      在这场诈骗案中,愚钝的不仅仅是投资者,管理者同样也后知后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有至少可以追溯到1999年的可信而具体的指控,但未作大力挖掘,仅依靠麦道夫自愿提供的报表和报告。(贺艳燕 编译)

      

      《日本经济新闻》12月19日社论

      原油价格下落并非善事

      OPEC决定从明年1月开始日产减少220万桶,这是今年9月以来的第三次减产决定,三次减产的幅度共计每日生产量减少420万桶。俄罗斯也将每日原油出口量的削减幅度扩大到67万桶。石油生产国大幅减产无疑根源于世界经济的萧条与石油需求的不足。尽管5个月来油价已降到了最高纪录的三分之一以下,美国对石油的需求依然低迷。即使在之前石油消费大幅增加的新兴国家,也由于经济增长减速而导致对石油的实际需求难以增长。在此背景下,OPEC大幅减产依然难以遏制原油价格的下落。

      对于原油价格,我们必须有完整的认识:过度下落不见得是一桩善事。

      其一,尽管原油价格的下降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原油消费国经济衰退的速度,创造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但是对于石油生产国而言,在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左右的时候,大多数石油生产国的财政收支转为赤字,经常收支也面临从大幅黑字转向赤字。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前扩大消费和投资的石油生产国,其经济增长正在不断减速。

      其二,原油市场的大幅下落和金融危机的恶化导致新资源开发的推迟和停滞。没有替代品的出现,未来的资源供给将仍然过分依赖原油,原油价格极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度飙升。(梁宝卫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