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危机,我国政府现在采取的很多措施、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比如作为财政政策的有效补充,缓缴社会保险费,同时降低社保费的费率,是一个有创新性的做法。五项保险如果缴全的话,应该占到工资总额的40%,有的超过40%,所以如果缓缴一年的话,企业成本就大大地下降,这对很多企业来说,足以应对经济下行时带来的困难。
当然,这些基金的情况很不一样,有些有结余,比如说失业保险,很多沿海地区结余比较多。但是对有些保险,比如说养老,可能很多地方就不一定有结余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可能政府就要从财政上予以支持。
从扩大内需的角度看,再过几个月,我觉得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的措施应该会产生非常大的效果。从宽松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讲,政府已经减了很多税,对出口企业来讲,还有出口退税的税率的增加等等,这种财政政策应该说对刺激经济增长来讲是最快的,应该比货币政策来的效果还要快。
金融危机首先影响到的是我们国家的沿海地区外向型的、尤其是出口加工型的企业,那些提前返乡的农民工是这种影响的直接体现。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2月初完成的一份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的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截至11月底,十个省的农民工返乡数据总计有485万,占2008年9月底外出务工人员的5.4%。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差距较大的格局下,我以为,农民工候鸟式的到沿海地区打工的状况,是需要改变,我们希望农民工今后在城市里能够稳定地就业下去。但是面临金融危机的时候,这种分割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又分流了在城市当中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的压力,使得我们在城市地区解决失业的难度有所降低。不过,我觉得这是暂时现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还是主张政府应该是疏导、引导,在农民工愿意回乡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比如说他们的工资问题、基本的权益问题能不能得到保障,比如说回家的时候我该拿的工资能不能拿到,我该得到社会保险能不能得到。如果农民工的利益能确实得到保障,一旦金融危机过去,新的就业机会来了以后,他们可能还会有新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短期来看,农民工返乡之后如果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我觉得是很好的、很自然的、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一种办法。我国过去在农村改革当中非常注意、非常慎重的一点,就是这些农民一方面在农村拥有一些生产资料,城市打工在某种程度上是他生活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所以当他回家了以后,基本的生存是有所保障的。如果有困难的话,政府应该再给予一些帮助。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