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年终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8 12 2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正视“减持”带来的压力
    股指期货概念
    尾盘异动难改弱势
    关注1889点得失
    多空对决
    行情仍将反复震荡
    今天有望绝地一弹
    连阴走势主导收官行情?
    别忽视基本面分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连阴走势主导收官行情?
    2008年12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智多盈投资 余 凯
      ⊙智多盈投资 余 凯

      

      周四沪深两市呈窄幅震荡的整体走势,早盘部分题材股尚有表现的欲望,但是国电电力、华能国际、以及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重心下移对指数的压制作用十分明显。同时,市场量能持续萎缩,热点杂乱无章也使盘面显得较为沉闷,午后持续的卖压使股指逐级走低,直到尾市,期货概念股突然发力上攻,方使人气略有恢复,股指跌幅收窄,但最终仍没能扭转股指本轮反弹行情以来首次四连阴的疲弱走势。

      

      题材炒作开始退潮

      从近日的盘面上看,涨幅居前的品种仍以题材股为主,但与前期强势品种酣畅淋漓的连续拉升不同的是,市场对题材股的炒作力度已大不如前,跟风盘明显不足,热点的持续性较差。周三强势的传媒、白酒板块周四就出现在跌幅榜的前列;公布了资产整合消息的外运发展、长航凤凰在经历了涨停一日游之后便展开了快速的杀跌;以东方宾馆以代表的广东板块虽然有亚运会题材以及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利好的支持,但市场参与热情并不很高,反弹之后便偃旗息鼓强势不再,转而加入了补跌的行列。尽管周四消息面上有高层再度出手,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等消息,但和此前市场对政策利好闻风而动的表现所完全不同的是,这一政策利好并没有在二级市场上产生积极的反响,表明市场做多情绪已明显降温。不仅市场预期的基金岁末为争排名做市值的行情也迟迟没有出现,相反,权重股却低迷依旧甚至重心下移,这也压抑了游资炒作的激情,动摇了市场信心。

      

      价跌量减资金消极

      周四沪深两市成交金额仅为661亿,这几乎是11月7日行情起动以来的地量。而且在本月4日两市放出半年来的天量之后,成交量基本上呈逐日递减之势,量能的持续萎缩表明场外资金进入市场的愿望在逐渐减退,而指数随量能的下行则反映出场内资金有离场的迹象。临近年末,市场资金面的紧张也日益显露。虽然货币政策的放松、流动性的改善,会或多或少地对股市产生正面的影响,但在行情向上趋势尚不十分明朗之前,资金大举入市的可能性较小。同时,随着解禁高峰的来临,大小非的减持压力也明显抬头。有统计资料显示,在今年9、10月份大股东增持数量压倒大小非减持量之后,伴随着11月份市场的反弹行情,大小非减持行为明显提速,所以大小非减持的现实威胁,大大地制约了场外资金入市的意愿。另外从技术上看,两市MACD指标已形成下降趋势,沪市的所有均线已经对股指产生压制,深市仅存的60天均线也命悬一线,形势并不乐观。而很多个股乌云盖顶、断头铡刀的K线组合令技术派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即使超跌反弹行情或可期待,但短线重新走强的难度较大。

      

      弱势震荡仍将延续

      虽然本轮行情指数反弹的空间不大,但一些个股的涨幅却已十分可观。而当市场冷静下来之后,发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比人们预想的要快,形势比预想的严峻,这都对市场构成新的压力。随着新年的临近,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工作即将正式开始,那些本来估值就偏高的题材股经过大幅炒高之后,其业绩压力将显露出来,即使扩大内需政策会在这些公司未来的业绩上得以体现,但对其短期内至少2008年年报和2009年一季度的业绩贡献不大。而随着近两个月经济形势的继续恶化,很多三季报时业绩预增的公司,或许将会对原来的预测进行向下的修正,上市公司总体业绩情况将比预期的要差。事实上,业绩风险已经开始在市场上有所显现,业绩预亏的交大昂立四个交易日跌幅高达20%,给市场敲响了警钟。

      股指已经形成了下行趋势,但下跌过程中的抵抗也可能随时产生,包括九大行业的振兴计划即将实施、进一步降息、营业税局部甚至全面下调在内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也在积极酝酿当中,央企整合也在悄然提速,政策利好仍值得期待,所以即使是空方在杀跌时也显得较为谨慎和犹豫。总之,在接下来的2008年末行情收官阶段,虽然多空的天平已经向下倾斜,但政策暖风和经济寒冬,良好预期和悲观现实,大小非压力和国资整合等多种力量的博弈仍将继续,市场的弱势震荡格局也将进一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