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8 12 2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3版:艺术财经·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3版:艺术财经·市场
    朵云轩秋拍书画专场“牛”气十足
    文物命运的
    时代特色
    达明·赫斯特市场将出现大跳水
    危机严峻
    拍卖巨头也频出应市新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文物命运的时代特色
    2008年12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林梦达
      ⊙林梦达

      

      最近从书里读到一个故事。清末民初,北平有位“玉魔”老人,一生嗜玉如命,许多宝贝都不肯拿出来见客,更别说转让。老人去世后,没留下什么遗产。嗅觉灵敏的古董商人,从其子孙手里,将“不当吃不当喝”的三件商代玉块,以极低的价格弄到手,打算卖给“美国的、法国的、意大利的朋友”。后来,古董商人当着买主们的面,摔碎了其中两件玉块,令剩下的孤品身价猛涨,做了一笔大买卖。

      读着故事,让人的心跟着情节翻跟头。据老人们讲,这种积宝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的事儿不胜枚举。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那些一槌定音的宝物,哪个背后没有几段故事,而且造物乘除,往往冥冥之中穷通前定。

      其实,隔三岔五的,拍场上便会出现一次“逾半世纪从未亮相于公众”“家族内部收藏特别呈现”的经典艺术品。怎么回事?明眼人心中自知。曾经遇见一位拍卖公司老板,介绍当时上拍的一批精品。他强调说,东西来源可靠,主人特别呵护,品相极佳。话峰一转,又感叹道,卖家是藏品主人的后代,对这些东西“完全不喜欢”。

      仔细琢磨,这种事非常具有时代特色。比如上世纪初的国宝大流徙,显见是清朝倒台造的孽。1912年,一位日本古董商趁道光皇帝的后代小恭亲王急需用钱的机会,掠夺性地购走一大批恭王府旧藏。这些藏品后来被分批运往美国和英国拍卖。根据1913年纽约恭王府文物拍卖会的记录,当时的拍品共计536件,其中包括99件青铜器。再到了日伪时期,民不聊生。一些纨绔子弟,光会花不会挣,只好卖祖宗留下的家藏。东西进了北京琉璃厂,或许换得大烟馆一通“招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物艺术品流散,则与文革动荡密切相关。据说,有一位名噪一时的大收藏家,家里前后被抄家六次,藏品通通被没收。文革结束后,按照政策,藏品应归还家属。可惜,至少95%的书画已经不知去向,剩下的几件藏品,革命委员会折价补偿,宋元时期的5元一件,明清时期的1元一件。听到革委会的决策,大收藏家就此一病不起,不久就驾鹤西去了。而他的后人,凭借深厚的家学,后来成了一位文物鉴定专家,将家中唯一一幅逃过文革浩劫的海内孤品,捐献给了国家。

      中国有一批这样的文博专家。代代相传的宝物,到了他们手中,实在是难得的幸事。故宫博物院的朱家溍先生,在文革期间,家藏文物全部被没收。文革后,其父收藏的从明到清乾隆时期的精品家具得以返还。当时,他希望捐献给国家,但革命委员会考虑到他是“有问题的人”,拒绝了他的捐赠。朱家溍先生后来回忆说,一些外贸单位知道这个情况,想花钱收购,用来出口,但“我不能为了那些钱让国家的文物流散到海外去”。现在,这些家具大部分被捐献给了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