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刺激股市交易,管理部门两次下调证券交易成本:4月24日起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三下调至千分之一,9月19日起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两次利好政策出台当天,沪深股市均大涨9%以上。不过,这并未改变大盘下跌态势。
2 汇金轮番增持三大行
9月18日,国资委宣布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中央汇金公司率先出手买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初步测算,两个月内汇金累计投入12亿元轮番增持三行A股,对股市的支持效应非比寻常。
3 股市黑嘴遭重罚
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汪建中,由于先行买入证券、后向公众推荐、再卖出证券,被没收非法所得1.25亿元,并罚款1.25亿元,创下了证监会对个人处罚之最。
4 融资融券试点启动
业内瞩目的融资融券终于在2008年有了实质性进展。10月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将正式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原则进行。随后的1个月中,11家券商完成了两次融资融券业务联网测试。根据《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证券公司可于12月1日递交申请材料,不过至今没有券商上报。
5 新基金数量创新高
2008年获批的新基金数量突破100只,创下历年最高,其中债券型基金成立的家数和规模超过前6年总和。但由于基民信心降至“冰点”,新基金首发规模频创新低,今年单只基金平均募集份额仅17.76亿份,创下7年来新低。
6 中国平安天量融资
中国平安的天量融资,被视为A股暴跌的始作俑者。1月21日,中国平安公告拟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以彼时股价计算,融资量高达1600亿元。在多方压力下,5月9日中国平安做出“6个月内不考虑递交增发A股申请”的承诺。如今承诺期届满,中国平安对“再融资”只字未提。
7 证监会规范大小非
在大小非减持成为众矢之的之际,《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于4月20日出台,中国证监会规定大小非减持超过总股本1%的,须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此后证监会又表示,将通过引入二次发售、开发可转债等方式完善大宗交易机制。6月起,大小非减持情况在中登公司网站定期披露。
8 首富黄光裕被拘查
中国家电连锁巨头国美集团“掌门人”、2008胡润百富榜上的中国首富黄光裕因为涉嫌经济犯罪在今年11月中旬被警方拘留调查。国美集团的生存发展影响着家电上下游产业链中众多国内外企业的生存,以及数以十万计员工的就业,而黄光裕之于国美的影响力绝非一般人可比。目前黄光裕仍在接受调查之中,黄光裕被拘事件已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重要事件之一。
9 股改权证退出资本市场
2008年6月20日,最后一只股改权证——南航认沽权证存续期满。自此,股改权证彻底退出资本市场。
股改权证,是在股权分置改革这一特殊背景下,在新兴加转轨的特定市场环境中,进行改革、创新的产物。
上市公司之所以用权证作为对价,是因为其非流通股股东难以用股份或现金等形式支付对价。采用向流通股股东免费派送可上市交易、具有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等功能的权证,成为此类公司完成股改的一项可行方案,丰富了股改对价的支付方式。
10 大股东增持新规亮相
2008年8月2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修改后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个月内增加其在该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规定提出豁免申请的,由事前申请调整为事后申请。”这为大股东增持打开方便之门。此后的大股东增持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有百余家上市公司获得大股东增持。
与此同时,回购也现身A股。2008年9月2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10月31日天音控股成为首家回购企业,目前已有数家公司陆续回购公司股份。
11 产业资本再度举牌
10月16日,新一轮大规模举牌方现身。产业资本在时隔4年后如出一辙地抄底金融资本,与上一轮意在获取股改对价的制度性收益不同,新一轮抄底则完全是因为上市公司跌出了投资价值和整合价值。世界经济史表明,每一轮经济衰退或危机时总有大量的企业股权和投资性资产出现“无承接”的贬值,那些在经济周期进入谷底的时候抄底股权和资产的商家往往在下一轮景气周期到来的时候脱胎换骨、异军突起,甚至一夜暴富。由于产业资本大规模膨胀的高峰期几乎都是在牛市中完成的,因而产业资本结伴抄底后的A股未来重现牛市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