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年终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8 12 3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地产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地产投资
    2009,房地产市场继续接受拷问
    投资风向
    历经政策“加温” 二手房市场明年渐趋平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历经政策“加温” 二手房市场明年渐趋平稳
    2008年12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活动策划:本报记者 唐文祺
      张卫平
      施宏睿
      陈宇珏
      叶厚彪
      第一演播室

      中国证券网·楼市猜想

      活动策划:本报记者 唐文祺

      主持/整理:本报记者 唐文祺

      嘉宾: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卫平

      上海汉宇物业代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施宏睿

      上海中原物业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宇珏

      上海合富置业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叶厚彪

      将2008年称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年”并不为过。

      从年初的信贷政策紧缩,年中的“松动”信号频现,直至最近国务院部署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的政策变动在短时间里完成了一个轮回。经历了多年严厉的宏观调控之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再次被确立。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行业市场,风云变幻的2008年,将注定在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对市场调整感受最为敏锐的二手楼市,在2008年经历了市场萎缩、行业洗牌,其对于中介企业的影响同样明显。在辞旧迎新之际,上海证券报第一演播室特邀部分中介企业,畅谈房产现状、分析楼市格局,回顾过去放眼未来,共同研讨新一年中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

      

      政策效应仍需观察

      张卫平:今年的政策重心都是围绕着“救市”,但我个人认为,政策出台并不是单纯拯救房地产市场,而是在拯救整体经济。2007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基于流动性过剩导致经济过热发展,尤其在房地产市场表现为价格畸高,导致消费者无法满足购房需求。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出台的“一刀切”,在今年因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风暴,一下子显得药效过猛,使得整体房地产市场由南向北表现逐渐下滑。因此,虽然房价过快增长不利于经济和消费者,但是,过快下降也会对经济造成不利打击。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一系列的新政开始出台。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虽然开始“加柴”了,但这把火究竟什么时候有效,还不太好说。对于二手房市场来说,“国三条”中对于二套住房信贷政策的松绑,是一个实质性的利好。但新政效应如何,还得需要一个阶段表现。可能在明年,还需经历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探索过程,这个回暖趋势才会慢慢显现出来。现在比较明显的一点是,二手房市场的交易量已经在开始上升,所以说严冬已经到头了,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存活下来,明年一定会活得更好。

      

      经营模式发生改变

      施宏睿:从2008年的形势来看,二手房市场价格在4月份到达最高峰。需要指出的是,一、二手房市场的联动关系一直非常密切,当新房价格在不断上升的时候,二手房价格就会追随新房价格同样上涨。但7月份开始,由于开发商急需借助销售回笼资金,新房市场出现大幅度减价,甚至下降20%、30%的都有。随着新房市场的不断调整,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开始面临瓶颈,导致萎缩。

      应该说,市场理性调节之后的结果,给企业带来很大启示,即需要开拓更多发展渠道。从7月份开始,汉宇开始接触新房市场,推行一、二手房联动经营模式。在8、9月份最高峰时,新房经营业务甚至占到了总体营业额的63.8%。但这样也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中介企业在新房业务方面投入过多的话,可能会对现金流造成影响。因此,在经过11月、12月的调整之后,如今一、二手房的业务构成为,二手房占比60%,一手房占比40%。而且这个经营比例将可能作为汉宇在明年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会以二手房业务为主,而一手房业务则占据总营业额的40%-50%之间。

      我觉得,一、二手房联动经营的模式,会在2009年大放异彩。利用门店数量优势推销新房,是较为有利的营销渠道。渐渐的,这种经营模式会形成一种营销手段和方法,以提供给开发商们新的营销选择。

      

      “二套房贷”执行是焦点

      陈宇珏:成交量一直是业内非常关注的焦点。今年下半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对于整个2008年有一定的带动影响。从价格上来看,今年上半年的二手房市场成交均价相对于2007年还略有上涨,回落趋势并不明显;但是下半年起,随着成交量的大幅下滑,价格也在相应下跌。总结起来,便形成了上半年价高量多、下半年价低量少的格局。

      谈及政策松绑问题,我认为还是要从绑紧的时候开始讨论,现在已经放开了哪些,可能还有哪些没有放开。在我的从业经验中,对二手房市场影响较大的政策,首先是2006年的“限外”,其次是营业税的制约,之后便是二套房贷信贷方面的利率限制,这些政策对于市场交易量是起到了比较大的抑制作用。个人观点,活跃市场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拉动,但目前新政仅仅集中于普通住房等方面的交易限制松动,我认为这对于整体房地产市场的拉动作用并不是太充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何合理灵活地把控“二套房贷”的政策执行,各家银行尚没有明确说法,而市场对于这个焦点一直有着期待心态。展望2009年,如果二套房贷的具体执行标准能够更加宽松、更加明朗,我觉得对于市场而言是比较利好的消息。

      

      整体产业趋向平稳

      叶厚彪:伴随着市场调整的开始,行业洗牌的现象同时出现。其实在2007年那一波市场过热时期,中介行业的疯狂扩张也在进行。那一年,是上海这么多年以来中介企业扩张最为迅速的一年,而且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年1、2月份。正因为此,一旦市场发生深度调整态势,大规模的关闭门店、退离市场等事件也就陆续发生。

      其实我认为,在快速扩张时期,无论是用人还是企业发展策略,都存在着非理性化成份。洗牌过程恰恰就是把精炼度不够的企业或者个人淘汰出局,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就目前来说,市场的确很冷,但企业反而有时间和精力调整自己的内部构成,重新安排资源、重新培训人员,倒是很好的修炼内功时期。

      从如今的形势来看,房地产业受到重视是毋庸置疑的。在2009年,整体产业的发展趋势会更加平稳。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利好消息被陆续不断地释放出来,这也能够给予市场以信心鼓励。目前来看,可能政府手中的牌只是打出了部分,至于接下来出哪几张,什么时候出,我觉得会按照具体情况做决定。明年的二手房市场将会如何?乐观的话,4、5月份应该会有改变;保守一点去看,第三季度末至第四季度初会有比较稳定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