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作用两面观
他表示,虽然市场经历了5年的轮回,但上升趋势并没有改变。他还指出,艺术市场的正面作用,是打破了艺术圈与社会各界的界限;尽管艺术明星的炒作有问题,但大量资金的流入还是真实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大量标价2万元到40万元的艺术品发生了交易,交易量增长了几百倍。此外,大量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涌现,艺术成为媒体的热点话题,出现了艺术讨论的“媒体化”,这些都带来里程碑式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人对艺术收藏感兴趣。
但他又强调,国内的画廊体系并未形成原始资本积累,国内真正的艺术收藏群体并未培养起来,拍卖行炒作成风,与画廊争夺一级市场,沦为任意进行价格操纵的工具,此外,在泡沫影响下,70%-80%的艺术家的创作水平下降。
回到原点
他还指出,最近有的人为了发掘新一代艺术明星跑学院,上山下乡挖新人,这是外行的做法,艺术家需要“艺术的江湖生态”,把学术界抛在一边是不会有结果的。当前,中国艺术品的展示交易已经与国际接轨,但孵化器在哪里?艺术创作的生态还是原始的。学术研究怎么办?学术赞助体系、非营利性体系,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资金支持被片面理解为对拍卖和画廊的支持,但那是营利性的短期套利市场,而非收藏市场。
他强调,中国一些关键性的东西要解决:一、社会财富尚未能变成学术赞助和收藏;二、对艺术史的梳理还未跟上,在西方,中国当代艺术的读物还是以西方策展人的论文占主流,中国学者的工作还很不够。他说,市场是一个认识共同体,判断与估价的混乱与学术的缺位有关。艺术创作的生态,也因此无法进入商业与学术交流互相促进的轨道。中国当代艺术有点像甲A,经过多年的起落,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真正的市场化体制并未形成。“前景看好,表面堪忧”。
未来10年期待超越
他提到,2008年10月在伦敦开过一次由高名潞、林明珠策划、全球著名博物馆的馆长或专家以及大学学者参与的会议,与中国的高名潞、巫鸿、周彦、黄专、朱其、王璜生等人相互对话。会议表明,他们对中国当代艺术感兴趣并有所期待。他们的问题是:一、中国当代艺术的特殊性是什么?有什么创造性的贡献?二、这些创新与中国的传统有什么联系?三、一直受到诟病的“西方话语”系统有什么问题?遗漏了哪些重要的艺术家?
他认为,当前,90年代的政治禁忌造成的一些现象已不再成为关注的焦点,我们可以把当代艺术看作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延续,虽然中间有近30年的中断。今后将在艺术语言上超越半模仿、半改造的阶段。中国当代艺术要超越“中国符号的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在生活方式、艺术信息方面与世界几乎同步,中国艺术要反映人类的普遍问题,今后将是“中国性”与“世界性”交错的年代,需要超越。还需要要尝试新的媒介,需要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的概念。
朱其
1966年生于上海,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在九十年代策划了一系列重要的前卫艺术展,并在国内外媒体上撰写了大量艺术评论和学术论文,著有《新艺术史和视觉叙事》 以及《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等专著。曾任《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参与创办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现生活工作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