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行业展望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1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修复性上涨转入强势股复制推动
    “大小非”减持迷思
    将考验1862点支撑
    关注“空中接力”
    中小板行情“鼠”尾续貂 春节后个股风险加大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修复性上涨转入强势股复制推动
    2009年01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德良
      沪深两市持续6个交易日呈横盘震荡格局。在此期间,以小盘成长股为主的中小板营造了良好的赚钱效应。目前这种效应正有序向外扩散。这是行情向积极方向转移的重要趋势。

      ⊙张德良

      

      强势股赚钱效应持续扩散

      就指数而言,自2008年底重回2000点以下区域震荡之后,大盘指数整体并没有表现强势特征;然而,大盘整体向上的动力也没有随着横盘的拉长而消失。

      比较2009年以来的6个交易日与2008年底的6连星,首先是市场重心呈小幅上移。目前股指的震荡区域由1850点以下上移至1860点以上。单日成交量也由340-490亿上移至500-700亿(沪)。成交量没有持续萎缩是酝酿上涨动力的重要基础。持续横盘震荡也促使众多技术指标趋向积极,一旦出现成交量再度放大,并重新站上2000点以上的时候,指数上的强势将迅速吸引力外围资金。

      其次,近期指数区域震荡过程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赚钱效应在中小盘成长股中持续扩散。及至目前,已创出上市以来新高的中小板股已有7家,它们分别是东方雨虹、法因数控、浙富股份、川大智胜、华东数控、恩华药业、鱼跃医疗等。虽然数量不算多,市值规模也不大,然而它们所创造的赚钱效应却异常明显。这种效应正在持续扩散,不仅仅引导中小板估值中枢整体上移,也开始向其他群体扩散。它们所经历的上涨过程或赚钱路线正在其他群体中再度复制。

      从制约赚钱效应扩散的因素看,中短期最直接的就是年度业绩。根据目前近600家公司所发布的2008年业绩预告看,盈亏家数相差无几。这是近四年来最差的一年,所谓业绩预期已不复存在。不过,市场对业绩下降已有较充分预期,业绩负面对股价的冲击力也会随之下降。特别是一批中大市值品种的估值重心并没有像小盘股那样出现大幅上移,这将大大减轻潜在的指数调整压力。在此背景下,小盘成长股的强势效应并维持相对强势显得尤其重要。

      

      强周期品种复制强势股模式

      强势品种的复制路线当然首先体现于同板块的中小板其他品种。从走势上也可以看到,近期中小板已进入全面补涨期。一批低市净率(2倍左右)的或者是距离历史低位累计涨幅相对较小的中小板品种开始跟随上涨。这种上涨并不意味着群体更强,相反是趋于调整的市场现象。因此,目前进一步大规模参与中小板的炒作,至少在短期内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然而,在中小板块步入区域震荡的时候,一批低市净率的其他群体有望悄悄升温。相比之下,目前各大行业板块中,市净率低于2倍以下的较集中于如煤炭、有色金属、钢铁、房地产等强周期公司,价量关系也在支持着复制强势品种的上涨模式。

      先看煤炭板块。煤炭作为一项重要基础能源,在股价持续快速调整之后,股价估值水平进入较低水平的时候,其资源价值、并购价值或者说对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都是有吸引力的。因此,基于市场所形成的低市净率成长股的赚钱效应,笔者认为低市净率的资源型煤炭股是有炒作机会的。目前市净率最低的是焦炭类股,如山西焦化、安泰集团。另一家从事焦炭生产的国际实业也处于较低市净率状态。这与焦炭受下游钢铁景气度大幅下降有关系。中煤能源、平煤股份、兰花科创、大同煤业等均属于市净率较低的煤炭股。

      再看有色金属群体。在上一轮资产重估行情中出尽了风头,黄金、铜、锌、镍、锡、铝等所有色金属品种均被强力炒作。目前对有色金属的主题投资可能会集中于两点:一是对刚刚过去的股价高峰的记忆,股价比较心理会吸引资金介入,毕竟相比股价高峰,目前股价看上去十分“便宜”;二是对世界经济或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同时,有色金属自身也有较突出的资源价值,情况与煤炭类似。从交易弹性上看,还是应该考虑有可能逆周期增长的品种,如宝钛股份。还有像云海金属、金钼股份这类次新有色金属股,市场偏爱程度可能较高。

      至于房地产、钢铁,由于涉及品种更多,流通市值规模更大,需要等待的时间可能会稍多一些,或者说还需要等待更多催化剂的出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任何一个板块或群体的上涨,只有局部或个别品种持续上涨才最为理想;如果是整体上向上推动,那么上涨通常是短暂的,甚至是即将需要调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