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行业展望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1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基金做多农产品 大豆继续飙涨
    构筑双底 食糖绝地反击?
    精矿加工费谈判近尾声 供应商看淡铜消费前景
    2008领航中国期货卓越榜
    在沪颁奖
    两大指数大幅反弹 商品期货价格企稳?
    新振兴经济计划将启
    商品反弹平添“胆气”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精矿加工费谈判近尾声 供应商看淡铜消费前景
    2009年01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郭勇
      ⊙特约撰稿 郭勇

      

      铜精矿加工费年度谈判达成第一单

      铜精矿加工费(TC/RC)是铜精矿供应商向冶炼厂支付的、将铜精矿加工成精铜的费用,冶炼厂购买铜精矿的最终价格是在未来某一个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均价的基础上扣减加工费所得。供应商与冶炼厂每年都对其签订的长单合同中的TC/RC费用进行谈判,最终确定的TC/RC水平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铜精矿供应商(主要是矿山)和冶炼厂对来年中精铜消费需求以及铜价的看法。

      根据Metal Bulletin最新的消息,日本三菱材料公司已经和铜精矿供应商Freeport就2009年的铜精矿加工费达成一致:TC/RC为75/7.5,不包含价格参与条款———价格参与条款是指当铜价高于某一基准价如90美分/磅(约2000美元/吨)时铜精矿供应商向冶炼厂额外支付溢价的10%。75/7.5的TC/RC费用,低于日本冶炼厂最初的报价80至85美元,也低于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82.5美元的报价,但与2008年45/4.5的TC/RC费用相比,已经有了大幅的提高,因此基本上能为各冶炼厂接受。但是在三菱材料公司和Freeport的合同中并不包含价格分享条款,这让大多数的冶炼厂感到失望,三菱材料的负责人在合同宣布之后就公开表达了他们的失望情绪。价格分享条款是冶炼厂在加工费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取消后对冶炼厂影响巨大。

      

      谈判接近尾声

      随着三菱材料公司和Freeport铜精矿加工费谈判的尘埃落定,在目前国际铜精矿加工费的谈判机制下意味着2009年铜精矿供应商和冶炼厂之间关于加工费的谈判已基本结束。在铜精矿供应商和冶炼厂这两大阵营中,中国的江铜集团、铜陵有色等大型冶炼厂,日本的泛太平洋铜业、住友金属、三菱材料公司是加工费谈判中冶炼厂的代表,而BHPB和Freeport则是铜精矿供应商的代表。在冶炼厂阵营中,中国的大型冶炼厂组成了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CSPT),并且和日本、韩国、印度的多家大型冶炼厂组成了亚洲铜俱乐部(ACC)。

      据中国铜原料谈判组的内部人士透露,在进行年度加工费谈判前,各冶炼厂都会通过上述组织交流各自的谈判底线,因此上述任何一家冶炼厂的报价都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在供应商阵营中,多年来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BHPB和Freeport未和冶炼厂谈妥加工费之前,其他的供应商都不会和冶炼厂达成任何协议,因此BHPB和Freeport的报价实际上代表了所有供应商的报价。虽然BHPB和Freeport都在争夺加工费谈判的主导权,他们最终达成的价格并不完全一致,但笔者从中国铜原料谈判组的内部人士获悉,二者之间的差价不会超过5美元/吨。

      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2009年长单铜精矿的加工费在72.5/7.25至77.5/7.75之间,不包含价格分享条款,各矿山会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矿石品质、运输距离等)对部分条款进行小幅的调整,但不会有大的偏差。

      

      供应商和冶炼厂的角力

      一年一度的铜精矿加工费谈判总是暗潮汹涌,在谈判中供需各方都会充分利用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竭力夸大市场中于己有利的因素,而尽量避免不利因素对己方议价能力的影响,最终达成的加工费是冶炼厂和供应商多次角力的结果。

      在2009年度的加工费谈判中,BHPB仍在强调全球铜精矿面临的短缺情况,但金融风暴导致了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各主要消费国对精铜的需求大幅减少,精铜的库存一路飙升,铜精矿供应紧缺的状况并不像BHPB描述的那么严重。事实上冶炼厂最大的谈判筹码来自铜精矿现货市场: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10月份之后铜精矿现货市场的供应就变得十分充裕,加工费也一路上扬:从66美元/吨一路上升至99美元/吨,并且在此期间从未出现下调。铜精矿现货市场供给的充裕为冶炼厂在谈判时提供了足够的底气,使得今年的加工费比去年有了大幅的上升。

      但长期看全球铜矿资源紧缺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矿山的集中程度也远远超过冶炼厂,铜精矿市场总体上仍是一个卖方市场。全球经济暂时的低迷不能从根本改变冶炼厂在加工费谈判中的地位,在今年的谈判中冶炼厂仍将无法获得价格分享条款就是有力佐证。

      

      供应商对铜消费需求不乐观

      2009年的TC/RC费用与2008年相比涨幅高达66.7%,矿山能够接受加工费如此大的涨幅,说明他们意识到了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铜的消费需求将大幅降低,铜精矿供应紧缺的局面不再甚至可能过剩。对未来消费需求的悲观预期,加上铜价低迷、加工费高企,矿山将不会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建设新的项目,甚至可能减产。从长期看这将有助于对铜价形成支撑,但短期内无法改变铜价下跌的趋势。

      (作者为金瑞期货金属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