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行业展望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1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同样的牛市 不同的背景
    中期票据行情将继续深入
    恒丰银行将发10亿元次级债
    获利回吐致英镑大幅下跌
    避险买盘料维持美元强势
    春节前降息幅度预期不宜过高
    上证所债市周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获利回吐致英镑大幅下跌避险买盘料维持美元强势
    2009年01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汉涛
      ⊙刘汉涛

      

      周一美元继续上涨,美元指数涨至83.12。上周五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显示,自11月以来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减少110万人,全年失业人数创下1945年以来最高位,失业率升至16年高位,拖累亚洲股市周一回落。

      欧元兑美元下跌至1.3350美元附近。投资人认为,由于先前欧洲央行降息动作较其他央行相对温和,特别是美联储,因此欧洲央行降息动作将转为更加积极。欧洲央行周四将召开会议,投资人对降息幅度看法分歧。

      澳元周一跌至两周低位,因国内经济数据黯淡,令避险心态升高,投资人远离高收益货币。一民间调查显示,去年12月求才广告锐减,显示劳动市场恶化,且衰退风险升高。官方的就业数据将于周四发布,分析师预计去年12月失业率将从4.4%升至4.5%,因更多的企业在经济大幅放缓的情况下调降成本。

      英镑兑美元大幅下跌200个点至1.4920美元附近,因在上周英镑全线上涨后交易商锁定获利。但英镑兑欧元在四周高点附近徘徊,因市场人士认识到英镑兑欧元上月跌至接近平价的纪录低点势头过猛。

      展望本周市场,美元或将在新的一周维持强势甚至上涨,因欧元区料再次降息的预期打压了欧元需求,从而对美元构成支撑。 无论对美元构成利好的是市场希望还是忧虑,新年迄今为止美元兑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货币基本在全线上涨,但兑日元却是一个例外。当然,美国经济前景并未改善。

      世界经济仍是一整体,若美国失业率达到这种高度,同样的一幕也会在欧洲上演。欧洲央行(ECB)将于周四至少降息0.25个百分点,亦有可能降50个基点。当前ECB指标利率为2.5%,这种降息预期应能削弱欧元的利差优势。自美联储和日本央行12月降息至零附近后,欧元受到短暂提振。英国央行本周亦将指标利率下调至1.5%的纪录低点,暗示发达国家经济下滑的严重程度还在增大,新兴经济体亦未能幸免。

      全球经济衰退忧虑是导致美元去年在避险买盘重现的扶助下,录得2005年以来最佳表现的原因。避险买盘来自投资者从股市、大宗商品市场和其他风险资产中撤出的资金,投向相对安全的美元计价资产,如美债和美元。

      由于美国利率已接近零水准,而新总统承诺过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美国或将在今年稍后成为第一个从衰退中苏醒的重要经济体。这就是本周经济数据可能会退居次席的原因,因市场已对疲软的零售销售、消费者信心和制造业产出数据做好了心理准备。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交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