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赢在中国
  • 10:赢在中国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行业展望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1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赢在中国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赢在中国
    外需增长与企业盈利“双困局”后的内需与结构转型初醒
    ◆本轮经济调整低点或在2010年出现
    ◆维稳信号已经出现
    ◆中小盘股将是今年投资重点
    ◆2009年是价值投资播种之年
    ◆充满“诱惑” 但也蕴藏着“陷阱”
    ◆刺激消费激活房市全力保八
    ◆震荡牛市的十大支撑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维稳信号已经出现
    2009年01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长江证券研究部副主管 李兴
      ⊙长江证券研究部副主管 李兴

      

      展望2009年,大宗商品价格的滞后繁荣效应在新兴经济体增长回落背景下已经成为一个自然的缓解过程,至于大小非问题我们始终认为其终归只是资本市场趋势的附庸者而非主宰者,那么,核心因素就在于当中国之前增长模式中依赖度最大的外需主导国——美国呈现增长动力缺失之时,如何构建一个新的增长循环模式。

      从上世纪20年代凯恩斯主义迸发以来,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有所减弱意味着政府干预主义的有效性。而伴随着1月20日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的上台,与罗斯福新政挽救大萧条类似的政策——支出方向预计将会给全球经济的关注者提供更强的信心。虽然目前中国经济、美国经济同样都面临着重新构建内部经济增长模式的过程,但是中国显然在政策支出刺激需求方式中更具优势。因此,相比目前的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现状,我们更关心决策层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的施展空间和后继影响。

      就货币政策而言,管理层目前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政策推手形成的流动性大幅释放将会对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造成积极的正面效应。总体而言,2009年央行意在执行宽松的货币环境,通过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改变预期、启动投资和消费,带动经济走向复苏。我们有理由相信流动性过剩部分很可能向虚拟经济领域渗透,从而带动资本市场的走强。

      财政政策方面,以4万亿为核心的大规模投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而由此拉动的投资品需求已经很明显的体现到近期周期性行业的去库存化过程中。根据我们研究员的调研了解,工程机械、水泥、钢铁等行业在去年12月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需求反弹,而供求关系的好转也带动了相关产业主导产品价格的反弹和回升。

      根据上述判断,实体经济反弹的时间很可能在今年二季度前后出现,当然这种数据上的回暖还只是环比意义上的。所以尽管大小非解禁、经济数据疲软等问题还会在一定阶段困扰资本市场,但我们相信市场维稳信号已经出现,未来再度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