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健康险公司陷入偿付不足之困的消息昨日不胫而走,引致市场开始为整个健康险行业经营现状把脉。2008年上百亿的保费收入虽亮眼,却只是规模膨胀后的表面风光,成本高企、缺乏政策扶持已经让专业健康险公司开始“不务正业”。
表面风光
从保费规模来看,2008年整个国内健康险市场似乎“风光”无限。从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中不难计算出,2008年1至11月,四家健康险公司共录得保费收入139.5亿元,同比暴增614%。其中,仅人保健康险一家就实现保费收入136.86亿元。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上百亿的保费数据只是表面风光罢了。细掐保费构成,不难发现,这139.5亿元中以“水分”居多。
以健康险公司热卖的产品为例,强调保本和利率联动是最大卖点,均倚重银保渠道来发售,而专业健康险产品本应具有的疾病保障功能则被严重弱化。
专业健康险设立的初衷,是试图通过专业化经营,在健康险产品、疾病管理等环节为客户量身订制,但遗憾的是,受成本高企所限以及缺乏政策扶持,如今这些健康险公司并没有走出新路。
外界质疑头戴“专业”光环的健康险公司为什么不集中精力开发健康险产品以及健康管理服务,这个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颇显无奈。一家健康险公司负责人直吐苦水:“寿险公司、财险公司也可经营健康险业务,为了突出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我们便在价格上失去了优势。为此,我们只能牺牲利润以赠送健康管理服务的名义,来捆绑销售健康险产品。”
同时,国内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医疗改革方向的不明确、健康险公司与医疗体系的脱钩导致来自医疗机构不可控制的费用风险,这些问题仍然是目前健康险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疾呼扶持
“公司经营者通常都受任期责任制所限,谁都不想在自己任期内见到公司亏本做买卖。为了有业绩向股东方交代,自然无暇静下心来真正做专业健康管理。”一家健康险公司高管直言不讳。
在此压力下,健康险被逼无奈走上了激进之路,采取发售投资型产品方式来扩大规模。“正好遇到2007年那波市场行情,谁都不愿意错过分羹牛市的这趟车。”
不过,在激进的大环境中,也有个别头脑清醒者。知情人士分析称,中国平安对于旗下平安健康险的成长定位是“先拿到牌照,不急着要规模,待市场成熟后再发力。”平安健康险成立三年多来,仅在上海、北京、广东三地布点,自己基本没有前台销售队伍,只有中、后台。为节省成本,目前其大部分业务均靠平安集团内部的交叉销售来完成,涉及团险、个险渠道的业务分别由平安养老险、平安人寿“代劳”。
不少业内人士提起能让健康险公司走出困境、回归专业之路的种种举措,首当其冲的就是呼吁相关部门能出台针对健康险公司的优惠或扶持政策,以突破经营健康险“规模与盈利”的不匹配。“我们不是没有建议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为了降低成本以及提升健康管理水平,他所在的健康险公司就曾建议将健康管理服务写入保险合同中,但并未得到监管部门批复。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有健康险公司尚未厘清“要规模还是要效益”之前,又有一家健康险新军即将入队。知情人士向《上海证券报》透露称,由上海润物实业发展、中润合创等多家股东发起设立的长青健康险公司正在上海悄然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