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1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期待破局
    花旗混业模式的梦醒时分
    只有国资委监管大非还不够
    石油富国被油价跌惨了
    美元的阳谋
    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层阻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层阻力
    2009年01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田 立
      现在我们一谈产业结构升级,一谈发展模式转型,就总有一大批人站出来反对。然而,当畅想起人民币国际化时,赞成的人又多于反对者,这种逻辑上的矛盾很值得国人深思。其实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三个条件我们当下还都不具备,尤其是开放资本市场,这是近期内我们最不可能做到的。

      田 立

      从逻辑上讲,一国的货币要想成为国际化货币,最基本条件有两个:这个国家经济实力足够强大,值得别人信赖和依托;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剧烈震动,原有国际化货币的价值与地位受到置疑。对于人民币来说,现在这两个条件似都已具备了。尤其是去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无论是内部条件还是外部条件都在朝着有利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就连原来一心想主导亚洲货币体系的日本也“一反常态”地转向了人民币,于是就有了关于人民币能否国际化的广泛讨论。

      然而,具备了最基本条件、有了个别人的“青睐”,我们就可以畅想人民币国际化的“美好未来”了吗?复旦大学的孙立坚教授把当下讨论人民币国际化风趣地比喻成“先行两步”,实际上已经相当“含蓄”了,从中国经济现状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次出发,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N步以后的事。

      首先,一国货币要想“国际化”,你得先让人家拥有你的货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贸易逆差是最起码的,而要想实现这一点,你就得主动放弃贸易顺差的现有地位,放弃外贸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可不是小事情,因为它客观上要求你的宏观经济结构必须做出重大调整: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消费结构调整。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就是,大幅度压缩以外贸为主的制造业,大幅度扩大内需,摆脱对外部消费的依赖。尽管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也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却不是朝夕之举所能完成的。

      现在我们一谈产业结构升级,一谈发展模式转型,就总有一大批人站出来反对。然而,当畅想起人民币国际化时,赞成的人又多于反对者,这种逻辑上的矛盾值得深思。

      也有学者反对“产业结构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观点,他们的依据是:中国对欧美贸易是顺差,但对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贸易是逆差,因此最起码,人民币可以尝试区域化,进而逐步走向国际化。对此,我无法苟同,别的不说,仅从国际化货币的职能上来讲,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所谓区域化货币实质上仅是一种支付结算货币,不一定非要具备价值职能和财富职能,这样的话即使不依托某种货币,而仅仅协商一个虚拟结算单位就足够用了,还要人民币充当这样的角色干吗?不仅如此,如果为了维持我们当前的经济结构而强调人民币的区域化,这和人民币国际化这个主题已经相去千里了。

      除了经济结构问题外,一国货币要想国际化的第二个条件是价值依托。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人类已经进入到“纯”纸币制度时代,货币的发行不再需要任何实物资产做依托了,但是,一个国际化的货币之所以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其内在价值还是得到充分考虑的,美元与黄金价格负相关的事实就是最好的佐证。所以有人说,黄金实际上还是美元的本位体,只不过隐身罢了。除了黄金之外,石油和美元也有类似关系,也就是说,石油业在扮演着美元本位体的角色。

      国际化的货币之所以要与实物资产挂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持有这种货币的人提供贬值风险的对冲工具。比如美元,全世界都愿意维护它的国际货币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可以用黄金或者石油来对冲手中美元的贬值风险,换成其他货币行吗?实际上,欧元和日元之所以直到今天仍无法与美元平起平坐,这个原因占了很大比重。

      有了合适的经济结构,再挂上一些实物资产就够了吗?还不行,国际化货币的第三个条件是投资渠道的问题:别人拿着你的货币,除了要从你这里购买少量商品之外(买多了就拿不到你的货币余额了),他必须要有一个使用该货币来创造更高的价值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投资。既然要拿你的货币投资,市场上就要有以你的货币计价的证券在交易,除了其他国家发行这类证券外(只能是少量的),你自己必须大量发行,而且还得开放资本市场。

      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差得就多了:首先就是开放资本市场的问题,这是最基本的,但也是近期内我们最不可能做到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我们现在能开放资本市场,我们能提供足够的投资工具吗?不要一说到资本市场就只想到股票,发达的资本市场同样需要充分的债券做支撑,不仅是国债,还有公司债,这些东西能说市场一开放就充分了吗?这样看来,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三个条件我们也不具备。

      货币国际化是件好事,对于发行者来说甚至是件大好事。就拿美元来说,尽管美国人不停地攻击日本长期对美国的顺差贸易,但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所面临的逆差使得美国人享用到日本廉价的汽车和家电,而日本人却只得到绿色的华盛顿头像”的事实。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货币国际化所带来的好处,并努力推动本国或本地区货币的国际化。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条件的,尤其是好事情。美元之所以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独占鳌头,就是因为它具备了各种条件。而人民币要想登上国际化的舞台,我们也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否则,畅想只能是空想。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