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泠拍卖前不久落槌的《文房清玩·首届历代供石》专场,57件拍品成交48件,成交率达84.21%,总成交额为506.69万元。西泠拍卖负责供石拍卖的慕文泊向记者表示,这场拍卖无论就其成交率,还是就其成交额,都很成功。赏石专家俞莹则表示,这场拍卖价格比较合理,成交也很好,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个成功的古典赏石专场,有助于确立古典赏石的价格体系。
“墨玉通灵”成拍场榜首
慕文泊指出,由于这个专场拍卖紧接着西泠春拍的古代书画专场,因此现场人数超过300,竞拍踊跃。买家来自全国各地,还包括香港、台湾的买家,其中还有许多是从未与石头打过交道的新买家。数据显示,成交额超过20万元的有7件,而 “墨玉通灵”,以51.52万元成交,名列成交排行榜榜首。
俞莹指出,几年前纽约佳士得也拍过供石专场,但平均成交价不过5万元。西泠这场拍卖会单件平均成交额则逾10万元。相形之下,2008年春拍苏富比的同类专场平均成交价为110万元,则高得离谱。他认为,西泠的成交价格,与国内赏石收藏市场基本衔接,因此可以看作为中国古典赏石第一拍,对其价格体系的形成有奠基作用。
供石造型也是买家焦点
从高价成交的拍品看,慕文泊认为,买家对古代供石的价值认定,年代的久远是重要的因素,而判断年代的特征,则和包浆、造型有关,其中,造型好坏是买家选择的重要因素。比如《疏风朗月》,从6万元起拍,一直竞价到22.4万元成交,既和作品的年代特征有关,也是得益于拍品的造型。
从流拍情况看,石种也是因素之一,如流拍拍品中,水冲石的《观音石》、化石的《顽致》、绿松石的《绿云》等,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栖霞石,如《巴山夜雨》流拍,而《楚岫一峰翠》却高价成交。慕文泊针对圈内有关栖霞石是近年开发的石种的说法,举出明代《素园石谱》的相关记载来反驳,但俞莹则指出,石谱所记载的与目前看到的栖霞石不是一回事。
供石拍卖经不起一哄而上
慕文泊表示,西泠拍卖的供石专场将成为春秋大拍常规的拍卖专场。这次秋拍后,各地反响很大,一周内就收到了大量的问询电话。在拍品征集中,他发现赏石的收藏圈子很小,相互之间交流也少,是一个尘封的角落,资源是有限的。针对国内其他拍卖行纷纷筹备供石专场的传言,他表示,有限的供石拍品会流向哪里,要看参与的各家拍卖公司的实力和影响力。首拍成功证明了西泠的实力和影响力.而他预计,09年春拍拍品的档次、成交率和总成交额都会比08秋拍更好。
俞莹则表示,古典赏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文人价值,又最具抽象意味的造型艺术品种,这个品种走上拍卖台,有特殊文化含义,是一件大好事。不过他担心,严格意义上的古代供石资源稀缺,经不起国内拍卖行一哄而上。古典赏石概念相对宽泛,尤其是新买家介入后,也许会形成一个以古代供石为楷模的收藏群体,支撑常规的专场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