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调查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专版
  • A4:股民学校
  • A5:书评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广告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研究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对话
  • B16:基金·专版
  •  
      2009 1 1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专版
    资本运营+产业经营 双轮驱动支撑广晟跨越式发展
    广晟逆势扩张 以矿业为主导努力打造千亿元企业集团
    广晟三招提升广东矿业话语权
    李进明的经营之道
    仿照钨行业管理模式 遏制私采稀土现象
    广东唯一合法稀土采矿企业
    广晟有色成功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李进明的经营之道
    2009年01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广晟国际大厦效果图
      看全球经济危机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美国爆发信用卡危机,如果真是这样,世界经济将会再入深渊。全球经济危机是否见底?很大程度上就看美国的信用卡危机是否出现。信用卡危机不出现,经济就会很快到底;信用卡危机出现,经济就远未见底,由此会导致很复杂的、破坏力极强的全球经济连锁反应,后果难以设想。目前,对企业来说,不是胜者为王,而是“剩”者为王了。

      

      企业的责任

      搞企业有两条底线:一是为公共财政多交税,企业经济效益好,才能多交税;二是不断提高员工生活水平。这就是企业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立足点、出发点。

      

      超前理念

      广晟目前已有3家上市公司。广晟能有今天的发展,一方面是实实在在地做事,另一方面就是有超前的理念。事实上,超前的理念和思路更为重要。今后,在广晟公司层面上思考的不再是具体怎么做的问题,而是全盘策划的问题,是战略选择问题。广晟公司最终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投资控股集团。

      

      “心脏理论”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心脏,资金是企业的血脉,现金流是企业的命根子。现金流不断,永远做百年老店。

      

      “搞企业无非三件事”

      “搞企业无非三件事”:管好财务是基础,管好人是保证,管好投资是关键。

      

      关于企业党组织如何体现党的执政能力

      广晟系统企业党组织要通过“六个管好”来体现党的执政能力:一是管好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二是管好企业改革改制;三是管好生产经营;四是管好资产保值增值与投资发展;五是管好企业理财;六是管好企业领导班子与员工队伍建设。

      

      用人的四条标准

      我用人的时候,一个是要求有实战经验。第二个是要求有才学。第三个是团队成员的性格要互补。如果班子成员中你所有东西都相同的话,一种声音,没有差异,是做不好企业的。第四个是用人要讲感情,但是更多的要看他的德行,不然的话,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汤。用错了人,不仅败坏了整个地方,还败坏了你的名声,败坏了你的信誉。人往往讲感情,跳不出感情这个圈子,这是最难取舍的地方,当领导要真正从德去考虑而不能从情去考虑使用人才的问题。不然的话,你没法成就你的事业。

      

      “三点论”

      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创造新的“亮点”,无论是一个公司、一个团队,还是员工个体,最后都会形成自己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