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财经新闻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机构视点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C1:披 露
  • C2:信息披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1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机构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机构视点
    经济数据反弹 乐观中仍需保持谨慎——二十家实力券商本周投资策略精选
    外需恶化是当前经济下滑主要原因
    12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1.72%
    不良贷款“双升”趋势至少延至二季度
    强势个股机构最新评级(1月19日)
    热门板块机构调研深度透析(1月19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良贷款“双升”趋势至少延至二季度
    2009年01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姚炯
      不良贷款“双升”趋势至少延至二季度

      光大证券:

      根据银监局数据,去年四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仍然保持“双降”,不良规模和不良率分别为5681.80亿元和2.45%,而上季度末这两个指标分别为12654亿元和5.49%。但若将该季农行8000亿的不良贷款剥离以及深发展超常规的94亿贷款核销加在一起,则四季度末不良贷款规模和将分别达到13776亿元和5.94%,“双升”格局已经形成。

      经过调整之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与外资银行一样出现了“双升”特征。调整后国有银行的不良规模达到12200亿元,比三季度末增加逾千亿元,不良率为8.15%,其中不良率比三季度末提高0.8个百分点;调整后股份制银行不良规模达到830.6亿元,比三季度末增加99亿元,不良率1.7%,提高0.11个百分点;外资银行的情况也很类似,不良规模从39亿元反弹至61亿元,不良率则提高了0.33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国有银行不良率反弹较快原因与农行改革过程中对不良贷款的重新认定有关,而除深发展外的股份制银行四季度的核销力度也都有不同程度加强。不过城商行和农商行仍然是双降局面,这种变化是否是一些新的结构性因素引起的,需要继续跟踪。

      四季度银行不良数据表明,目前不良发生率已经高于正常核销速度和贷款基数增长所能覆盖的水平,从而推动不良率反弹。即使根据市场最乐观估计,即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企稳,考虑到银行不良暴露的滞后性,实质意义上的“双升”格局仍将延续到二季度。我们认为,“双升”趋势的确立和进一步发展将对银行业估值的反弹产生不利影响,继续维持行业“中性”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