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调查
  • B6:产业研究
  • B7:信息披露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2009 1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奥巴马新政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变数
    房地产成本公开意味着还有降价空间
    从消费券发放到分享国企红利
    中投接盘中资银行H股请三思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向企业看齐
    农行上市
    采取“A+H”模式如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投接盘中资银行H股请三思
    2009年01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熊锦秋
      ⊙熊锦秋

      

      鉴于中资银行H股遭遇外资抛售,有专家建议中投公司介入抄底,或者中投公司已经付诸行动了。笔者认为中投公司(包括中资公司,下同)在H股二级市场接盘还须三思,慎重一些不是坏事。

      姑且不论当初国有银行改制上市时向外资配售股票是否存在贱卖,现在这些外资获利丰厚却是不争事实。外资当初所购买的中资银行股现在只是在其他投资者之间买卖流转,但一旦中投出手买入,性质就完全改变,等于帮助外资形成从中国经济套利的闭路循环:且外资从建行、中行等公司兑现了投资盈利,将来还可再投资农行或其他中资企业,形成从中国滚雪球式的套利模式。中资银行虽可从与外资战略合作中获得一些经验,但收获肯定有限,次贷金融风暴已经证明,外资金融机构不可能有点石成金的法术。

      香港盈富基金干预股市的美好回忆,并不能保证中投公司介入H股就能有完美结果。据统计,工行、中行、建行、交行四家银行当初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共计持有约1000亿股,最近抛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中投公司逐步深入干预,一方面中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约束效力可能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在二级市场持股越多难免会对股价更为在意,也可能由此一步步增加投入对股价施以影响终至欲罢不能。中资银行H股股价本应由公司经营业绩以及H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确定,若人为干涉使其脱离市场估值水平形成泡沫孤岛,对香港股市的国际形象并无益处。

      外国的主权基金和巴菲特旗下公司等大型投资机构,出手投资都非常重视资金本金的安全,他们似乎更愿意选择优先股作为股权投资时的投资工具,因为优先股股东一般享有优先分配公司盈利和剩余财产的权利,不顾风险大规模直接投资二级市场的例子几乎没有。而目前中投要接盘的这些H股即将成为二级市场普通股,它必须承受二级市场的一切风险。而香港股市作为国际性市场,影响股价的因素更平添了国际上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性自然包括比现在更糟的境地,这就充满了莫测的高风险。

      应该说,维持中资银行H股股价强势对将来国有股高价减持有利,因为建设银行H股是全流通,而工商银行和中行也保留了国有股由A股转为H股的通道,三家中资银行国有股可在H股市场减持。但中投公司现在出手接盘,外资从我们这里套走的是真金白银,我们得到的仍然只是一堆筹码,而要操纵市场不被市场规则容忍也不能为之,未来能否获利抛售还是未知。另外,目前中投接盘维护中资银行H股股价的一个潜在理由,是防止中资银行H股股价暴跌引发人们对中资银行是否健康运营的猜疑和信心。笔者认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用不着以股价坚挺来向世人昭示中资银行没有被次贷危机的各种陷阱所卷入,也用不着过度在意中资银行H股二级市场股价,因为中资银行服务的主要客户是在国内,可以说,公司H股股价形象对公司经营影响不大。

      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初购买中资银行股份的外资战略投资者也可能是战略投机者;他们是合作伙伴,也是市场潜在竞争者,包括在金融业务方面的竞争和在证券市场的博弈。在商言商,我们对以战略投资者和伙伴角色出现的外资理应尊重对方利益,但对以战略投机者和竞争者角色出现的外资,完全可以按照国际公认的市场游戏规则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