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中国人和中国家庭来说,“量入为出”是一句经典的理财格言。然而,此话并非出自民间,而是来自《礼记·王制》,是一条保有2400多年历史的典章制度。只是它的思想精髓,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很管用,所以现在还为人们所乐道。当然,此话不只是对老百姓有意义,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管理,也有警示作用。
然而,岁月流转到今天,情况似乎起了变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自去年下半年起,许多地方的财政都出了状况。从近日传出的地方两会信息看,一方面是财政收入在快速下滑,另一方面出于提振经济、扩大投资的需要,今年有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预计将大幅上升。
如此安排,会不会自陷困局?值得预警。
首先,从面上看,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大部分地区GDP的急速下滑,这些地方的财政收入也出现了滑坡。据报道,在已召开两会的25个省市自治区传出的初步统计数据中,有22个去年GDP增速下滑、1个持平、2个比上年略高。简单计算,25个省市自治区GDP平均下滑2.02个百分点。受此影响,这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同步下滑已是无法避免。
其次,从点上看,在收入减少、政府投资增加的情况下,今年要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比增长,地方财政将变得日益支绌。以上海为例,据报道,根据中央扩大投资促进内需的要求,今年上海要安排86个重点项目,所涉投资达5386亿元。而去年上海的财政收入2380多亿元,今年预算收入2800亿元,投资资金缺口之大,令人讶异。难怪上海有领导正在为上千亿元的投资缺口而犯愁。
此外,更为严重的是,去年还有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来保底,今年已没有这个条件。今年上半年,不仅经济增长难度大,而且在去年下半年财政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要保持去年的水平就不错了,再要有大动作,实在为难。比如,上海去年的财政收入自11月出现负增长,最多时月财政收入负增长9.5%。而从趋势看,今年上半年上海的财政形势更严峻。
在经济回稳信号还不明确、财政收入下滑还没有得到有效遏止的情况下,如何布局今年的经济工作,确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是照搬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做法?还是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方法来应对当前的挑战?从目前面临的内外部情况看,恐怕除了更新思路、采用新的有效办法外,已经没有别的路径可以选择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前的挑战与十年前有三大不同。一是外部需求不同。与十年前相比,当时发达经济体需求旺盛,有条件通过满足外需来提振经济。而现在这个条件已不存在。二是当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通过扩大投资来拉动内需,正逢其时。而现在情况要复杂许多。第三点更重要,就是中国已经走到了必须主要通过内需来拉动经济的发展阶段。而外部需求结构受本轮金融危机震撼,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根本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再沿用十年前的办法,来应对当前的危机,已经没有前提和可能。但是,从日前的报道看,一些地方提出的刺激经济项目,有不少还是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乘数效果不明显,甚至对民间投资有挤出效应的大型基建项目。而真正用于解决当前最急迫的民生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带动民间投资与消费的项目并不多。
这不仅与工作思路和方法有关,而且也与对当前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向的判断有关。如果用以人为本、以民生为先的眼光来看,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是就业问题。因为就业不只是经济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而刺激经济的起点和终点都和老百姓的就业与收入有关。作为经济运行四大环节中的第一节,没有就业、没有收入,后面的消费、投资、储蓄等都无从谈起。
由此观察当前各种因应挑战的措施与项目,有三个评议点。一是能否直接切入民生,拉动就业;二是能否有效带动民间消费与投资;三是能否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果。据此评判相关投资项目,可以发现,有些新增项目还是必要的。但在存量项目上做文章的不多。其实完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各类存量项目,正是政府投入小、带动民间投资与消费能量大的有效选择。
而如果仓促上马大量新项目,能起到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的作用,倒也罢了。如果项目选择不当,刺激效果不明显,而给子孙又背上一身债,那就有可能造成经济上的无谓“折腾”。特别在当前财政收入增加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讲点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古训,还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