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开市大吉
  • A2:名家解牛
  • A3:牛中选牛
  • A4:首周猜想
  • A5:专版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营销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2 2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0版:基金·营销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0版:基金·营销
    牛年基金公司欲破营销困局
    基民:从谈基色变到跃跃欲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民:从谈基色变到跃跃欲试
    2009年02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徐婧婧 吴晓婧
      基民:

      从谈基色变到跃跃欲试

      ⊙本报记者 徐婧婧 吴晓婧

      

      进入2009年,随着政府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部分资金做多热情显著,上证综指1月份单月上涨了9.33%,这也是自2008年A股市场单边下跌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

      那么,经历了2008年的磨炼,基民的信心是否有所回升?新基金在2009年的第一个月里发行情况究竟如何?牛年基金规模又会出现什么新情况?《基金周刊》记者通过采访渠道、基民,力图为投资者解答以上的疑惑。

      抄底补仓:基民跃跃欲试

      记者于节前采访了部分基民,从采访中发现,和去年8月份比起来,多数基民的信心有所回升,并表示将会补仓股票型基金或是买入QDII基金。而通过走访渠道,也发现在银行的理财窗口前,很多投资者都在咨询买卖基金的情况,这与去年谈“基”色变的情况有着明显的好转。 张先生是基民中较为乐观的一员。他对记者表示,“我准备补仓华夏行业基金,当初我是1元钱买的,现在跌了近40%。相信中国股市会好起来的,我的基金也会涨回来的,所以我要补仓,我长期看好中国股市。”

      基民应小姐也向记者表示,去年买了货币型基金,今年已经将货币基金赎回了,并准备挑一只股票型基金买入,毕竟大盘向上是大概率的事件。“我就是赌中国经济的长期向上”,应小姐笑着对记者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部分基民具备专业的理财知识,同时也具有多年炒股经验,对于投资的认识也颇有见谛。基民吴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向记者表示今年将会分批择机买入QDII基金,他选择的是嘉实海外,其主投香港市场,仓位又比较高,可以作为择时买入的标的。“目前大部分H股都比A股要来得更加便宜,相同的公司,没有理由不买价格低的。”他这样强调。

      而从中国证券网对“年终红包到手,你是否会投资基金”的调查中,记者发现,有近五成的基民表示会用年终奖金购买基金,这其中,有近两成的基民表示将会买入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

      1月发行:低风险再唱主角

      据《基金周刊》统计,2009年1月,共有四只新基金公告结束募集,平均每只募集金额为25.66亿元,这一数据相较去年新基金惨淡的发行市场有着明显的改观。

      有关公告显示,交银施罗德保本混合型基金的有效认购申请金额为人民币51.17亿元,超过了契约中规定的50亿元的募集上限,并将实施“久违”的末日按比例配售。而其他几只基金也有着不错的发行量,如国投瑞银旗下的货币市场基金募集规模也达到了38.33亿元。上投摩根中小盘股票型基金的首募规模也达到了8.26亿元。

      而在去年,新基金发行寒气逼人,偏股型基金的发行规模更显寒酸,常常有偏股型基金因达不到募集下限而延长新基金的发行时间,贴地飞行的基金更是比比皆是。

      最大变数:沉淀的份额会否松动

      2008年市场的快速单边下跌让很多基民难以作出有效反应,其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净值大幅缩水,而份额却相对出现了稳定。如果牛年市场出现一定的回暖,那么这些被动沉淀下来的份额,会否出现松动就非常值得关注了。

      天相数据显示,2008年4季度,股票型基金份额为12384.25亿份,较3季度份额缩水244.32亿份,除去4季度新发股基带来近50亿增量份额,老股基4季度环比缩水约300亿份,占比仅达2.3%。

      从以往数据来看,沪深300指数从2005年底的923点开始启动,自2006年底已经上涨到2780点的位置,在股市回暖初期,基金的确遭遇了赎回潮。2006年中期单只基金的平均份额显著低于2005年底单只基金的平均份额,尽管当时新发基金规模小,一定程度拉低了平均数据,但赎回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上述一幕是否会在2009年发生?相关基金研究员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去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亏损约为50%,这意味着股指至少要实现翻番,才能将去年的亏损部分抹平,因此上证综指数需要反弹至3500点到4000点附近,而这明显超出了大多数市场人士的预期。

      虽然大规模的赎回潮不会发生,但不排除中小规模赎回潮发生的可能。从2008年4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当时市场的反弹使得部分次新基金面值重新回到了一元以上,然而正是这部分基金遭遇了较大比例的赎回。

      辩证地看,次新基金遭遇大面积赎回,固然与“捧场资金”在次新基金申赎打开后迅速离场有关;但也有一定比例的投资者在看不清市场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选择了保本性或者止盈性赎回,两者的合力造就了次新基金份额减少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