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9 2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时事·国内
    我国今年将解决2500万农民就业问题
    银监会正研制农村金融组织3年发展规划
    春节楼市滞销 节后价格战一触即发
    山东:
    市场销售额达108亿
    质检总局:
    不合格味全奶粉未进入国内
    海南:
    春节旅游收入超17亿
    拓展融资渠道 中西部省市国企上市迈大步
    黑龙江加大铁路建设
    今年计划投资220亿元
    广西:
    旅游景点收入近13亿
    我国局部地区
    受旱面积超1.2亿亩
    铁道部预计
    昨日开行临客数创纪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监会正研制农村金融组织3年发展规划
    2009年02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2月1日正式公布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在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方面,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试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同时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6年底,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进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到2008年底,全国获准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达到105家。其中,村镇银行89家,贷款公司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

      据介绍,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有77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低、竞争不充分的乡镇和行政村,改善了38个“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乡镇”的金融服务状况。同时,已开业的这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达27.9亿元,累计贷款39.7亿元,其中96.8%的贷款投向了农村小企业和农户。

      “2006年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以来,农村金融供求缺口大、网点覆盖不充分的状况得到了初步改善,但应该看到,一方面长期以来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机构多元化严重不足,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另一方面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在加快,农村金融需求将会持续增大。从现有金融机构布局来看,相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设置,改善和提高服务功能。”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说。

      据悉,目前银监会正在研究制定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今后3年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

      “通过3年努力,与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一起,基本实现县(市)及以下乡镇、行政村金融服务的全覆盖,不断提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供给能力。”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说。(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