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数据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2009 2 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3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3版:上市公司
    流言纷飞 深市“四大热股”集体澄清传闻
    华侨城
    景区春节接待游客创新高
    黑牡丹
    高管及股东持股再锁三年
    东北制药
    开辟多种渠道融资
    北京国资整合启幕 上市公司成为主角
    估值迥异
    丽江旅游大股东低价易主
    青海华鼎定向增发获准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公告
    贵州长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第一次临时董事会决议公告
    振华港机再揽高雄港22台新型起重机合约
    中联重科
    位列外企销售500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北京国资整合启幕 上市公司成为主角
    2009年02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应尤佳
      ⊙本报记者 应尤佳

      

      昨日,9家上市公司同时披露,北京市国资委对旗下上市公司资源进行整合,将相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股权划转至资本管理中心。这是北京国有资本管理中心成立之后,北京市国资委的首个大动作。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这次划转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可能还有进一步的动作。

      此次股权划转涉及的9家上市公司包括华夏银行、首钢股份等不少超大型企业。华夏银行的大股东、首钢股份的控股股东首钢总公司等一批北京市大型国有企业的控股权均被划转至中心,而万东医疗、双鹤药业的控股股东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股份也被划转至中心。虽然这一股权划转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变化,但这一划转对这些公司来说却并不一般。

      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控股权被划转的上市公司,多数上市公司认为这次股权划转不会对上市公司今后的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万东医疗方面向记者表示,此次划转的实质是将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至市国资委一家下属企业,原本公司与北京市国资委之间就隔着几层控股关系,如今等于再添了一层关系。首钢股份投资者接待处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对于上级机关的股权划转,他们也只收到了已经公告的内容,目前还没有更多的信息。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控股权的划转或许是个被动接受的过程,但是对于北京市国资委来说,此次划转却意义重大。

      今年1月5日,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宣告正式成立,初始注册资金300亿元。管理中心的成立被认为是继2003年10月北京市国资委成立后,北京市委市政府推进首都国企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而此次大规模的股权划转正是该中心成立之后的第一个大举措。

      按照北京市国资委的战略部署,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应成为北京市具有资本运营和股权管理功能的国资投融资平台。北京市国资委方面表示,管理中心是为了能够明晰政府和国企之间的产权而建立的一个服务平台,市国资委将借助这个平台来进行市场化运作,推动国企改革重组、使之成为能够实现国有资产有序进退的产业整合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管理中心成立之前,去年10月,北京市国资委雄心勃勃地表示,拟在两年内推动10家以上的国企整体或主业资产上市,正是有此宏伟蓝图之后不久,管理中心才应运而生。

      据此,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专设企业来管理国资委下属各国企有利于北京市国资的市场化。“北京市国资委下属的上市公司非常多,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远不止现在已划转的这些,”他向记者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剩余的这些企业很有可能也会陆续被划转至管理中心。”